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Fly实践团赴广西桂林全州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1天里,实践团先后前往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古岭头旧址、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四大渡口等地实地调研,收集红色资源,倾听红色故事;开展“八一”建军节致敬革命英烈活动,体悟革命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前往广西师范大学探访知名专家,获取权威学术指导;通过直播宣讲、视频录制、文创设计等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成员们在艰苦行程中坚定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践行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收集红色资源,倾听红色故事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式签约挂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团全州之行首站便来到此处调研。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中国工农红军血战湘江等长征历史,回顾当年共产党人在湘江战役中的壮烈情景。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为“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断肠明志”故事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先烈们崇高的革命情怀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
湘江战役纪念馆调研(蒋欣伶 摄)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的壮烈一战,四大渡口见证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拼搏。实践团沿着湘江边的密林小道前往屏山渡口、大坪渡口、凤凰嘴渡口、界首渡口,感受红军当年面对敌方围追堵截展现出的坚强意志,了解无畏的少共国际师将热血洒向沃土的感人故事,体会当年红军陡滩渡江的紧张气氛,汲取“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湘江战役精神力量。
实践团在屏山渡渡口调研(谭婷 摄)
古岭头村位于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村委,地处湘桂古道与全灌大道交汇处,是中央红军长征抢渡湘江的重要途经地与交通中枢。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多个军团先后途经此地并短暂停留。实践团在这里被廖氏村民保护红军、隔壁山村民守护烈士等军民鱼水情的故事所感动。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古岭头旧址调研(谭婷 摄)
实践团多次前往战役旧址、纪念场所实地调研,通过考察周边相关的地标建筑和设施,与工作人员、游客等进行交流,发放问卷等形式,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凝练经验做法等形成了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为推进湘江战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益参考。与此同时,实践团通过网站、公众号、视频号等各类融媒体平台对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进行宣传报道。目前已有南方+等各类平台报道实践团事迹新闻稿数篇,通过生动讲述湘江战役的故事,宣传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重要的教育意义,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这段伟大的历史,传承和弘扬湘江战役精神。
媒体报道实践团事迹的部分新闻稿(刘倩芸 提供)
致敬革命英烈,体悟革命精神
为致敬革命英烈,弘扬长征精神,实践团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体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位于广西桂林全州县才湾镇境内,是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战场旧址。纪念园主要包括纪念馆和纪念林两大功能区。纪念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红军长征的整个历程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了后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辉煌成就;纪念林是缅怀先烈的主要场所,安葬有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
重温入党誓词(卢蕴祺 摄)
实践团在凭吊广场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缅怀悼念仪式,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感念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开创了今天的美好生活。党员师生在此重温入党誓词,决心继承革命传统,勇挑时代重担,砥砺前行。
与专家对话,交流湘江战役研究
为深刻领悟湘江战役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实践团前往广西师范大学与湘江战役研究专家唐凌教授开展学习交流,受到热烈欢迎。唐凌教授结合湘江战役的背景、过程及重大意义,充分肯定了我校师生实地调研的意义,指出此举能让人深切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难,加深对“共和国基石”的理解,领会乡村振兴与老区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并就湘江战役中红军具体的行走路线、渡江方式、民谣溯源以及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内容与实践团共同进行探讨。其中,实践团提出的“走水路沿江开发旅游路线以解决四大渡口陆路距离遥远的问题”“要设计出体现湘江战役精神的特色文创产品”“通过开展直播宣讲、录制小视频等形式提升湘江战役的社会关注度”等观点和具体实践,得到唐凌教授的赞赏。他勉励实践团结合实地考察,对如何更好地保护、利用湘江战役遗址以推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作更加深刻的思考。
交流现场(卢蕴祺 摄)
重走长征路,红色宣讲传递伟大精神
实践团踏上重走长征路的征程,到两河镇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直播宣讲。实践团顶着烈日沿着红军长征曾走过的湘桂古道走了约4公里,途径古岭头、隔壁山等旧址。山路坎坷,灌木丛生,大家纷纷感叹“湘桂古道长征路,寸土千滴红军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始终牢记如今的国泰民安,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古岭头旧址,当地村民热情地为直播观众讲述了这里发生的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赢得直播间观众纷纷点赞。当直播间镜头来到“红军井”时,热度飙升。这口井见证了红军的战斗与牺牲,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实践团在直播中探寻烧天岭战壕遗址,讲述烧天岭的由来,据史料记载,1934年11月30日黄昏,2000多名红军战士血洒疆场,战火烧红了天,红军战士的鲜血浸入了山里的泥土,当初战斗的山头也因此改名为烧天岭。
实践团直播宣讲(谭婷 摄)
此次直播活动备受关注,开播不到一小时,300多名观众涌入直播间,累计观看达559人次,点赞近6万,评论70余条。实践团用直播的方式重走长征路,让更多人了解历史、增强信念。此外,实践团还通过演绎湘江战役经典人物故事,将其拍摄成小视频参加各类创作比赛,多途径传播伟大长征精神。
创新赋能,湘江战役纪念馆文创产品焕新颜
为进一步开发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实践团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围绕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相关地点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设计涵盖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屏山渡口、大屏渡口、凤凰嘴渡口以及界首渡口等五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方,巧妙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标志性的花卉——桂花融入其中。桂花纹不仅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幸福、美好和顺利,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文创产品包括镜子、冰箱贴、团扇、徽章以及印章。这些设计旨在作为一种纪念形式,让人们在欣赏之余,深切缅怀在湘江战役中为革命事业付出的红军战士,将人们与那段历史紧密相连,铭记红军的牺牲和奉献。
部分文创产品草图(叶其美 提供)
Fly实践团将继续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永远铭记和珍视湘江战役红军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以高昂的斗争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者:刘倩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