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中山三院”)神经科副主任彭福华和神经感染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江滢主编的医学新书《隐球菌性脑膜炎》,在广州举办发布会,该书将为常见的难治性中枢神经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提供指引。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隐球菌的病原体常见于鸽子的巢穴和粪便中,通过呼吸进入肺部。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隐球菌可能增殖并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膜炎。
彭福华介绍,隐球菌性脑膜炎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难于诊治等特点,若诊治不及时,会导致脑疝、昏迷、失明、耳聋等严重的神经功能异常,具有较高的致残性和致死性。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免疫治疗等手段应用,受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逐渐变高。”江滢表示,该院收治的真菌性脑膜炎患者中,有80%以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
新书发布会。
“由于该病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患者常表现为头痛、低热等症状,且在影像学检查中缺乏特异性,不易于识别,常被误诊或延误诊断。”彭福华说。此外,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往往需要长期使用抗真菌药物,面临药物副作用问题,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加大治疗难度。
“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隐球菌性脑膜炎》一书应运而生。”彭福华介绍,该书从临床实际出发,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同时,书中内容侧重对临床工作思维的呈现,结合中山三院神经感染科的脑膜炎诊治经验,在该类疾病的精准诊断、抗菌方案选择、手术时机、并发症处理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佳伟表示,该书编者所在单位——中山三院,为目前国内研究隐球菌性脑膜炎案例最多的机构之一,这本书结合该院的临床经验编著而成,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和前沿性,将为临床医生的精准决策与疾病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采写】南方+记者 吴雅楠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