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不用功利态度定义科幻的价值|书香节对话

南方+

00:50

刘慈欣:不用功利态度定义科幻的价值|书香节对话

8月17日,著名作家刘慈欣做客2024南国书香节,与知名少儿科幻作家超侠,科幻出版、研究专家徐世新、王卫英,科幻阅读推广人陈柳岐共话科幻启蒙。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联袂推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我以为书里写的都是真的。”刘慈欣回忆,他最早阅读的科幻作品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的《地心游记》,这部作品由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撰写。因为是第一次接触科幻题材,他还以为书中描述的情节都是真实的,直到父亲告知才知道,科幻作品中存在着另一个广阔的世界。“我对科幻的这种想象力感到很震惊,也就是从那以后,我成了一个很坚定的科幻迷。”

著名作家刘慈欣。

著名作家刘慈欣。

当谈到如何把前辈作家一些好的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时,刘慈欣表示,他更倾向于与他们离得“远一些”:“因为在融入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和前辈作家写得很像,这样很容易被读者察觉出来,所以还是要尽量拉开距离,但这也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徐世新认为,科幻文学能够吸引大量读者的地方,在于拓展了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对未来的思考。科幻文学既有科学的风格,也有文学的魅力。“对于年轻人而言,培养想象力,有利于他们进行跨学科思考,对社会有更深入的洞察,这一点是其他创作方式较难比拟的。”

刘慈欣则表示,他并不想用功利的态度来定义科幻文学的核心价值。对他而言,科幻写作、科幻阅读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将整个太阳系比喻为一座建筑物,全人类其实是生活在这座建筑物的一个地下储物间里,比较狭窄。

“我们所生活的时空其实是十分狭小的。尽管如此,科学却告诉我们城市的存在,告诉我们,在我们这座建筑物以外,还有无数的建筑物、公园,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刘慈欣说。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刘慈欣表示,向读者展示出更广阔的科幻世界,成为他多年以来的写作使命,毕竟作家可以通过文学的想象,去描述这个世界。“好的科幻小说,与作者的世界观密切相关。要想写好科幻小说,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作者要对生活之外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感兴趣,对未知的世界、更长远的未来充满好奇心,而不是仅仅沉浸在个人世界里,进行自我表达。”

【采写】南方+记者 戴雪晴

【拍摄】南方+记者 仇敏业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编辑 冯颖妍 陈梅玉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