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荔枝湾通用码头完成海上沉桩,主体工程预计年底完工

南方+

8月16日,位于徐闻县海安工业园区的徐闻港区荔枝湾作业区通用码头工程项目(以下简称“荔枝湾通用码头”)建设现场,多台挖掘机在不同区域忙碌地作业。当天有8台挖掘机和50名工人投入工作。中交四航局徐闻荔枝湾通用码头项目经理毛海峰告诉记者,8月10日海上沉桩作业已全部完成,共计安装PHC桩291根。

荔枝湾通用码头作为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双向联通的首选货运通道,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该码头由中交四航局承建,工程量已完成约30%,海上主体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码头全面竣工后将提供全面的国际货运服务,特别是与海南自贸区的紧密对接服务,将成为海南自贸区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助力两地贸易的交流与发展。

徐闻首个具有海外贸易功能的大型口岸

徐闻港区的荔枝湾通用码头坐落于湛江市徐闻县海安工业园内,是湛江港的核心部分。

2021年,经国务院批准,荔枝湾通用码头正式开放为一类口岸。这一举措标志着荔枝湾通用码头的启用将促进徐闻港从功能相对单一的二类口岸,升级为规模更大、开放程度更高的综合性运输口岸。其货运吞吐量和承载力都将提升一个层次。同时,作为一类口岸,它能提供全面的国际货运服务,并且服务范围将更为广泛。

因此,作为与海南自贸港相向而行的大陆口岸,徐闻港区在海南封关后,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实现双向联通的首选货运通道。荔枝湾通用码头项目竣工后,将能够处理包括杂货和集装箱在内的各种海运业务,并具备显著的吞吐能力,预计能满足大规模的货物进出口需求。

该码头将主要服务于对外贸易的货物进出口,特别是与海南自贸区的对接服务,以及对海南交通运力的补充。

同时,考虑到海南即将实施封关政策的影响,荔枝湾通用码头将发挥连接海外的关键作用,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将肩负起承接海外市场货物运输的重要任务。这表明,未来荔枝湾通用码头有望成为国际船只的关键停靠港。此外,该码头还将能够处理来自国内主要港口如广州、上海、天津等地的海运货物。

海上沉桩作业已顺利完成

该项目分为陆上建设与水上建设两大板块。整个项目的海域覆盖面积近8万平方米,陆地部分则涉及143亩土地的开发工作。项目总投资约为6.5亿元人民币。

当前,海上建设阶段已经顺利完成了PHC桩的沉桩作业。此次完成的水上PHC桩是码头桩基工程的关键部分,构成了整个码头的基础结构。共计291根PHC桩,包括264根码头排架桩和27根引桥桩,所有桩的直径均为1000毫米。在这些桩中,有231根为斜桩,60根为直桩。

据项目副经理王凯强介绍,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特别强调了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性,始终将其置于首位。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团队多次组织施工策划会议,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成功应对了工期紧张、运输距离长、施工区域受限等挑战。此外,项目团队还加强了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水上PHC桩的沉桩施工任务得以按计划顺利完成。

沉桩作业的圆满完成,为后续码头上部结构的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速了项目水上主体结构的建设进程。

预计年底完成海上主体工程

接下来,项目团队将逐步开展构件预制及安装工作,为后续安装码头大型装卸设备打好基础。

在海上的建设计划中,将构建两个泊位,这两个泊位将通过两座49.1米长引桥与陆域相连。陆域部分的建设主要包括两座通用仓库、一座联检大楼、一座查验仓库及平台、机修车间、变电所、两个污水处理站及后方堆场等配套设施。

联检大楼共四层,专为海关、边检及海事部门的联合办公而设计,计划三家职能部门各占一层,底层共用。

据悉,陆域施工于今年2月份启动,而海上作业则在今年4月底打下了第一根桩基。目前,已完成海上沉桩及陆域地基处理等重要分项,码头现浇、陆域堆场及房建施工正加紧逐步展开。项目要求年底前完工,工期十分紧张。

徐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荔枝湾通用码头建设,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到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安全”放首位 十级及以上台风全部撤人

鉴于雷州半岛是台风频发地区,为了保障台风季节的施工安全,他们首先建立了一套详尽的预警系统,持续监测台风的来临时间、路径和强度。其次,他们建立了医院作为紧急避难所,并组建了应急救援小组。为了提高应对能力,他们定期进行防台风应急演练,并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和消防部门建立了紧密的联动机制,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减少损失。

在应对预案方面,他们制定了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在内的多层次预案,并通过了相关专家的评审和实际演练的检验,确保在面对不同强度的台风时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项目安全总监王金柱介绍,具体台风应对措施包括:在六级台风来临时,他们会暂停吊装作业,同时停止特种作业,如焊接和高空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在10级及以上台风来临前,他们会全面停工,并撤出所有人员,仅保留必要的岗位,如门卫等。只有在十级台风过后,才会允许人员逐步返回工地。

针对水上大型施工设备安装、运行安全,如码头现浇塔吊,项目总工朱长书指出,必须提前谋划,在设计阶段就予以考虑,通过最不利工况验算,针对相应码头结构进行局部加强,并按照水运工程规定,上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通过后才能实施,确保质量安全。

可接纳5000吨级船只 年吞吐能力100万吨

据了解,荔枝湾通用码头项目设计了两个5000吨级的泊位,并已预留了可容纳1万吨级船只的水工结构。项目完成后,码头能够接纳5000吨级的船只。若未来航道得以加深,码头将具备接待1万吨级船舶的能力。目前,码头设计年吞吐能力可达散货104万吨,件杂货76.5万吨,集装箱单位2.6万TEU。

荔枝湾通用码头项目的建设翻开徐闻港口建设新的篇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竣工后将进一步完善徐闻贸易通关口岸基础设施,可将目前的二类口岸提升至一类口岸,助推徐闻进一步融入海南自贸港这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打造其成为祖国大陆连接海南的重要战略枢纽,充分发挥徐闻在祖国大陆连接海南、湛江,对接服务海南、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战略联动中的桥头堡作用,全方位加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产业、经贸、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对接与合作,奋力推进“两圈两区两园”建设,对全面推动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记者 刘稳

通讯员 梁暖暖 赵行威

编辑 杨证民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