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潭水镇东湖村,昔日的一片“杂荒村”,如今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牵引下,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沉香村”。
这背后,得益于潭水镇委、镇政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土地入股”机制,让沉香树在这片土地上长出了“金叶子”。
政策引领
造就特色产业焕发新生
沉香,作为名贵南药,其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除了专门用来制作名贵香料和药材外,其木材和树根都可以用来制作高级线香或者工艺品;树皮可用来制作带有独特香味的高级用纸;叶子则可以用来制茶;结香的树木可提取香料制作沉香加工品及精油,除此之外,沉香树还是四季常绿乔木,适合作为庭院的景观树。
潭水镇委、镇政府紧抓这一机遇,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阳春市潭水镇特色产业扶持奖补实施方案》和《阳春市潭水镇关于创建东湖村沉香特色村实施方案(试行)》,为村集体打造特色“沉香产业链”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通过成立特色产业扶持奖补验收工作小组,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促进政府与村民的良性互动,确保奖补资金的有效利用和项目的顺利实施,支持特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机制联结
助力千家万户产业兴旺
在潭水镇沉香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百家姓沉香茶叶厂作为龙头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企业负责人夏秀凤夫妇20多年来潜心经营,已在多地发展沉香种植基地,并形成从育苗、种植、加工到市场营销等完整的全产业链条。
同时,由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牵头,企业和村民联合,推动“土地入股”机制,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沉香树。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企业提供树苗、种植技术和后期管理,村民则以土地入股,共同分享收益。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沉香种植良品率,还构建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了村集体自身的“造血”能力,带动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多方联动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潭水镇积极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和村民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治理。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与百家姓沉香茶叶厂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产业研合作基地”,为沉香产业提供了技术人才支撑和科研平台。潭水镇团委联合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通过直播平台推介沉香产品和文化,进一步提升了潭水镇沉香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东湖村还充分发挥多方资源优势,聚焦产业振兴精准施策,推动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撰文】陈步上 通讯员 黄茗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