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乡村农产品以其新鲜、绿色、健康的特性,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新宠。供销社作为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的重要桥梁,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将优质的农特产品从田间地头送到城市居民的餐桌上,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
“白庙新馆”探索农文旅出路
8月3日上午,清远市供销社与清城区供销社、东城街道办、白庙社区四级联动,资源整合、创新引领,在白庙景区共建的“五大百亿农产品展销馆”迎来了盛大的开业庆典!来自省内外的游客在琳琅满目的农产品中细致挑选,这意味着供销社这一作为连接城乡与服务“三农”的重要桥梁,又在清远市区完成了一次“农文旅销”相结合的市场探索,为“百千万工程”提供实践范本。
走进至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的白庙渔村,背倚青山、面朝碧水,居民们依水而居,错落有致的房屋布局中透露出浓厚的渔村韵味,洋溢着淳朴的渔家风情。而“五大百亿农产品展销馆”的进驻,为这片休闲而宁静的风情渔村增添了现代商业的活力与繁荣。展销馆致力于建设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观光购物、教育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空间,通过以清远特色农产品为核心,打造“农文旅销”四位一体的创新销售模式,让来到清远白庙的游客们深度体验清远深厚的农业文化、感受原生态农产品、品尝特色美食。据了解,供销社与省内外旅游公司、研学机构、旅游团体达成合作关系,共同推广优质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供销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以让农产品走出去的窗口,而景区是将“城市人”引导进“农村”的另一个通道,二者相互结合、齐头并进,能够实现在田间地头的农产品直达消费者。下一步,在文旅版块上,供销社将以展销馆为基点,继续整合丰富的农业资源,计划推出一系列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产品及服务,项目涵盖但不限于文化旅游、生态观光及休闲度假等多个领域,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再添新动力。
“三大窗口”深扎本地市场
当前,供销社在清远本地市场已完成了“三大窗口”的打造,努力实现消费群体全覆盖,用优质的产品深扎本地市场。
在中心市区内建设的四家清远五大百亿农产品社区店,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社区店里,农产品一改过去的礼品陈列变成“社区超市”的放置模式,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购买产品。“社区+供销社”的服务新模式,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舒适、便利、现代化的新体验,更畅通了清远本地农业经济的“微循环”。
市供销社与市委党校共同建设的“致远书房”,让农产品提升品牌价值。“致远书房”涵盖“党建+文化+农产品展示”等元素,通过丰富生动的形式,展示清远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的发展成果、供销社发展历史及清远农产品的品牌形象,为党校师生、党员干部提供沉浸式农业产业体验空间,搭建思想碰撞与学术交流的创新平台。
巴拿马合作助力产品出海
2023年,广东农产品出口总额跃升至1309.1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18.8%,这一辉煌成就彰显了广东农业经济的蓬勃生机。清远作为传统与创新并蓄的农产品大市,正努力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的开放发展战略,致力于让清远农产品出海。
日前,清远市供销社、清城区供销社携手与巴拿马华商总会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次签约,不仅象征着清远优质的、蕴含风土特色的农产品正式启航,驶向辽阔的拉美市场,更为清远农产品的国际化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清远市供销社、清城区供销社将加强与海外市场的对接,通过参加国际农产品展览会、建立海外销售网络等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探索农产品海外销售新模式。
为进一步凝聚力量,共谋发展,清远市供销社还联合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为入驻展销馆的农产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和市场拓展等全方位服务。未来,供销社将更加注重品质提升和服务创新,努力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线上线下融合的综合服务体系,着力打通农特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将更多农特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贡献供销力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