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实践】巴中市“心语姐姐”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常平政法
+订阅

四川省巴中市持续擦亮“心语姐姐”品牌,以检察履职全身心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促进检、校、家同频守护。组建“心语姐姐”专业普法团队,通过开办线上法治小课堂、参观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巡回宣讲和邀请妇联、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涉案未成年人训诫、教育等方式,线上线下普法同步。搭建检校共建平台,选派“心语姐姐”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联合开展教职工入职查询和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检查,设立“心语姐姐”家庭教育指导站,制定联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实施细则,深入学校、乡镇、村社等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校园社会保护同频,共同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深化未成年人双向保护。对涉罪未成年人严格落实特别程序,出台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协作机制,引入公益劳动、烈士陵园祭扫等活动,开展定制式帮教。对未成年人被害人全方位关心关爱,完善“一站式”询问工作方法,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司法救助,同时对其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严防二次伤害。建立一体履职、全面保护、统分有序的综合履职模式,实时发出检察建议,争取办理一案治理一片,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凝聚社会力量共同爱护。检察、教育、民政等7部门出台构建司法社工服务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意见,“心语姐姐”联同司法社工、公益组织、志愿者协会开展专题法治宣传、关心关爱、帮教救助等活动,联合基层组织的“社区五员”队伍,依托网格化做好未成年人心理疏导,积极构建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提升未成年人保护精度,形成全社会共同爱护未成年人良好氛围。

来源:“长安评论”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