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丨关于消化内镜检查治疗,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东莞市寮步医院
+订阅

在细细的肠道里呀

转呀转呀转

过大大的转角

曲大大的弯

在宽宽的胃部里

看呀看呀看

过小小的转角

曲小小的弯

用长长的仪器

拍呀拍呀拍

在小小的镜头前面

呵护你健康

以上是对消化内镜检查形象的描述

说起这消化内镜检查呀,目前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常用工具。通过消化内镜,医生可以深入患者的消化道内部,观察并处理各种病变。

但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都不太了解什么是消化内镜检查和为什么要做消化内镜检查,今天就让阿寮领着大家走进消化内镜的世界~

一、什么是消化内镜?

消化内镜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管状仪器,用于检查和诊断消化道内的病变。它由一根纤细的镜子和一组精密的摄像头组成,医生将内镜插入到消化道直接获取消化道的图像,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患者的食管、胃、肠道等部位的情况,并且可以在内镜下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以及做各种病变的内镜下治疗。

现在的消化内镜从既往的单纯检查逐步过渡到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无需开腹,及时切除,大大减少了患者手术创伤。

二、消化内镜可以分为这两大类

消化内镜通常可大概分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和下消化道内镜检查两种。上消化道内镜中包括食管镜、胃镜以及小肠镜等设备和检查形式,这些设备的检查方法相似。需要先让患者口服表面麻醉剂,麻醉咽喉部位。患者需要取左侧卧位状态,口进镜,患者需要配合医师做吞咽动作,让相关仪器设备能够顺利进入食管,到达胃、十二指肠等部位。

下消化道内镜中有直肠镜、纤维结肠镜等等类型。患者在进行检查前通常需要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该药物的作用是帮助患者清理肠道,然后需要在检测内镜的前方涂抹润滑剂,通过患者的肛门直接进入患者的直肠,直到抵达患者的盲肠。

三、有助于提前发现病变和进行对症治疗

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饮食极不规律,在饮食方面经常食用高油、高盐类的食物,以至于消化道不堪重负。所以许多人群都存在胃肠道疾病,具体的症状表现为消化不良、饭后胀气等等。胃肠道疾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而一旦产生严重症状,病变已经相当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胃癌患者已经占全球胃癌患者的40%,胃肠道癌症相关疾病所导致的死亡人数也占了中国癌症患者总死亡人数的45%,所以进行消化内镜检查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前发现相关系统病变,进行对症治疗。

▲消化系统病变

四、这些人群需要做消化内镜检查

01年纪超过40岁人群,如果从没做过胃肠镜检查,建议先做一次检查,检查若无相关问题建议每3~5年再接受一次消化内镜检查。

02长期抽烟喝酒的人群以及家族当中存在胃肠道肿瘤等疾病的人群也可通过消化内镜检查筛选疾病。

03某些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或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也需通过消化内镜检查,了解身体状况。

04长期缺乏运动,在饮食方面摄入过多脂肪类食物、高盐类食物的人群也应通过消化内镜检查,了解身体情况。

05部分人群排便习惯突然发生变化,由于不明原因产生血便,或者出现突然消瘦的情况,也建议进行消化内镜检查,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

五、检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01胃、肠镜检查前需要禁食和排便,具体时间根据医生的指示而定。

02胃、肠镜检查通常需要在麻醉或普通清醒状态下进行,麻醉状态下可以减少痛苦和不适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者必须有一人陪同。

03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禁行结肠镜检查,怀孕不宜行胃、肠镜检查。

04如有呼吸道感染、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有痰等症状要缓解后才能行无痛胃肠镜检查。

05检查当天对于降压药等通常在进行消化内镜检查2小时是可以吃的,配药食用一小口水不会影响到检查过程,但大量饮水容易导致检测过程中的各种意外情况。糖尿病患者所使用的胰岛素、降糖药等物质暂时不能食用,具体的药物种类和饮食限制都应询问医生。

06在消化内镜检查需要活检或者治疗,如有其他疾病需要口服药物(如:阿司匹林、波立维、华法林等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不能再使用),应咨询专科医生是否能停药,通常需停药一周以上。

07当天检查者应该穿着以宽松衣服为主。

08检查后需要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过度用力和食用难以消化或者坚硬的食物。

09麻醉检查者当天禁止驾驶车辆(包括电动车)、禁止高空作业。麻醉代谢每个人不同,应避免驾驶车辆和高空作业,以防事故发生。

消化内科简介

寮步医院消化内科现有消化内科医生8,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研究生3名。消化内科负责消化内科专科门诊,内镜中心,消化内科病房等相关工作,能够处理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病例的诊疗。我科胃肠镜月平均检查700人次左右,内镜下手术150人次左右,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月均160人次。目前科室配备进口奥林巴斯CV-290内镜系统2套,超声内镜1套,爱尔博电刀系统1套

科室可开展内镜下检查及治疗有:

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筛查;

经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

经内镜下消化道粘膜切除术(EMR);

经内镜下消化道粘膜剥离术(ESD);

经内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

经内镜下消化道肿物切除术(ESE);

胶囊内镜(准备开展);

经内镜下止血治疗;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组织胶注射硬化治疗;

经内镜下胃造瘘术(PEG);

经内镜下消化道狭窄扩张术;

经内镜下消化道狭窄支架置入术;

经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

经内镜下鼻胆管置入术(ENBD);

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

内镜下胆管结石碎石术;

经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术;

经内镜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

透明帽辅助内痔硬化治疗(CAES);

经内镜下内痔套扎术;

超声内镜(EUS)。

专家介绍

杨小乔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博士,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世界内镜协会消化内镜协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广东省抗癌协会内镜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要从事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专业临床诊疗工作,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特别是在消化道早期癌、息肉、消化道出血、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迟缓症、消化道梗阻、内痔等疾病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在消化内镜四级高难度手术方面有较深造诣。

汪杰

消化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学会任职: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医联体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东莞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医学信息》杂志社编委会委员。

曾在湖北省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14年,不仅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非常熟悉,对于消化专业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也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技术,如普通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智能染色内镜检查、胃肠镜下息肉切除术、EMR、ESD、EVL+EIS、超声内镜、ESE、CAES、ERCP、消化道肿瘤支架置入手术等。

杨清荣

消化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消化及消化内镜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东莞市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病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 如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胆囊炎,胰腺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术、胃肠息肉活检术、钳除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等技术。

主持市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省级、国家级专业论文1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

卫双连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学会任职:湖北省肠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县级医院消化道早癌筛查联盟常务委员、湖北省肝胆疾病学会委员、湖北省黄石市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黄石市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湖北医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在湖北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从事消化专业临床工作近18年,曾在湖北同济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并对消化内科的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熟练掌握消化内镜操作,如普通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蓝激光内镜、FICE、NBI、息肉切除、APC、EMR,内镜下取异物、内镜下止血等。

文中部分图片由AI生成

欢迎转发朋友圈

挂号流程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