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坦洲新前进村,有着一段关于侨胞一诺千金的故事。它让一处隐居山林的平凡村庄老巷,成为当地人都会去走一走、看一看的“打卡点”。
鸟瞰金花山村。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从山下的一片工业区拐进一条小路,经过山间小溪,来到一排枇杷树前,这里便是新前进的金花山村村口。走进村庄,一片三面环山的“世外桃源”映入眼帘——十余栋南洋风格的民居被包裹在村中心,其中一栋三层碉楼尤为显眼。青灰的砖瓦、深红的门窗,与门前碧绿的盆景互相映衬,新修的石砖路让整条老街更显明亮。
“这些都是当年的华侨陈怀出钱建的,当时三座砖木混合结构的平房和碉楼连成了一体,两座是陈怀兄弟住的,一座是陈怀自己住的,碉楼是家族的库房。”村中年近七旬的老人陈宝其绘声绘色地讲述着那段流传至今的佳话。
金花山村里十余栋房屋是由陈怀出资建设。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1910年前后,正值国人外出谋生的热潮,金花山村一位名叫陈怀的青年因生活所迫,决定远赴墨西哥创业。然而事业未成,陈怀只得返回家乡。
“回来之后,陈怀心有不甘,心想要再去一次墨西哥,但没有路费。于是,他的叔伯兄弟就卖谷子、卖牛凑钱,支持他再出去创业。”陈宝其介绍,受到亲人的鼎力支持,陈怀临走之前立下誓言:如果自己此次创业成功,就回到家乡给乡亲建房子。
这一次,陈怀如愿以偿地挣到了钱。收获成功后,他回到了家乡金花山村,如约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出资盖起了十余栋房屋。“在当时,半条村的屋子都是他出钱盖的,保留到现在,我们一直住着。”陈宝其说。
陈怀“一人建了半条村”的故事,传唱至今。这不仅仅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佳话,更是“一诺千金”的宝贵财富。陈怀之后,金花山村持续涌现着出海闯荡的“后浪”,他们在外闯荡谋生,又不断回馈故土、建设家乡。陈宝其介绍,今天的金花山村,有大约60人住在本村,有100多人居住在全球各地,平均每户人家都有2个以上的亲人旅居海外。
走过百年的“半条村”,也迎来了它的新生。2020年,经过修缮的这十余栋建筑,被开发成为红色教育基地。陈宝其也将自己的老屋贡献出来,作为展馆建设的一部分,并从那时起主动担当起群众解说员,向来访者讲述金花山村的红色故事和侨乡往昔。
相关阅读
采写:南方+记者 陈少宏
通讯员:董菁菁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