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全域创熟/社区教育丨非遗漆扇、武术课、养生锤……用传统文化开启“缤纷”假期!

桂城海逸社区
+订阅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以传统文化涵养心性,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这个暑假,海逸社区以“创熟”为抓手,积极发掘辖区资源,组织社区大协成员策划、开展以“特色文化”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用传统文化开启“缤纷”假期,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吧~

一眼千年•非遗漆扇文化传承课

为让辖区青少年领略非遗漆扇的独特魅力,探索漆艺的奥秘,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7月22日上午,海逸社区在瀚天青年之家开展“一眼千年•非遗漆扇文化传承课”,通过邀请社区大协成员朱同学、杨同学作志愿者老师,带领辖区青少年共同学习体验创意漆扇非遗技艺。

志愿者老师首先为青少年介绍了漆扇的文化渊源、制作流程和技术要点。随后,大家跃跃欲试,在水中滴入大漆颜料,以点、甩、弹、划等手法在水中勾勒出精美的图案,不一会儿,一把把独具个性的漆扇便跃然眼前。

感受非遗之美,巧手制作驱蚊香包

同日下午,海逸社区义务消防巡查志愿服务队、学生团员齐聚社区制作驱蚊香包,巡查队员首先向青少年介绍家庭防蚊小技巧,呼吁大家做好环境卫生,不要在楼道堆放杂物,不要乱扔垃圾,及时清理家中积水,防止蚊蝇幼虫的孳生。

随后,大家按照塞药包、打结等步骤有条不紊地制作香包,慢慢地,一个个立体饱满又精致的香包便完成了。香包清幽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这些制作好的香包日后将送给辖区高龄长者和居民们,使他们感受社区的温暖和关爱。

布袋彩绘DIY

7月24日上午,海逸社区大协成员杨同学为辖区亲子家庭带来布袋彩绘DIY活动。活动伊始,志愿者让亲子家庭们围成一个圈,以妙趣横生的“抓手指”游戏,通过游戏互动,打破陌生隔阂,迅速拉近彼此距离,增进相互交流。

其后,志愿者们将布袋和画笔分派至各亲子家庭,他们互相交流创意,发挥想象力动手画画。大协成员充分发挥特长,主持活动、引导和协助小朋友画画等。在家长、志愿者的帮助下,每位小朋友都完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手绘涂鸦帆布袋作品,纷纷表示活动非常有意思,凭借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创意与想象力,让普通的帆布袋变成了一件件可爱的作品。

DIY非遗艾草锤

7月25日,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海逸社区组织辖区青少年举办了一场DIY艾草养生锤制作志愿活动。

“艾草锤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祛风祛湿、安神理气、疏通经络的作用”活动现场,社区大协成员杨同学介绍艾草锤的功效和作用及制作养生艾草锤的各类材料和制作步骤。大家一边跟随着讲解,用多彩的花布裹住艾草包,捏成一个紧实的圆形,随后将木柄与艾草包固定,用棉绳紧紧缠绕。这些制作好的养生锤日后将送给辖区长者,使他们感受社区的温暖和关爱。

“逸”起喜粤•粤语推广课堂

为传承广府传统文化,让社区青少年对本土语言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7月26日,海逸社区开展粤语推广课堂,由社区大协成员王同学担当志愿者老师,社区青少年齐齐讲粤语。

课堂分为“粤语起源”、“生活中的粤文化”和“粤语传承与保护”三个内容,从了解粤语文化历史到学习简单字词发音,从学习粤语童谣到学习“盏鬼”粤语歇后语,让大家领悟到粤语文化的魅力。最后,大家一起玩起粤语版的“故事接龙”、“飞花令”和“逢七过”趣味游戏,引导青少年大胆说粤语,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粤语文化的了解。

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武术课

为增强辖区青少年身体素质,传承和弘扬武术文化,7月30日,海逸社区大协成员朱同学特意邀请在武馆学习多年的林同学一同开展武术课。

朱同学首先向大家科普中国武术历史、武术流派以及广东南拳的分类等,让青少年们对中国武术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随后,林同学带领青少年们一起学习蔡李佛拳的基本功,林同学耐心地讲解和示范每一个动作,对动作未到位的青少年指导纠正,让他们从掌握基本要领中了解非遗文化的精髓。蔡李佛拳是中华武术的瑰宝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独特的拳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武术课中得到了生动展现。

日后海逸社区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创熟”为抓手,以社区特色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在青少年群体中发掘创熟“同路人”,通过开展多样文化活动,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进一步推进社区“创熟”文化建设,营造“邻里有爱”的社区氛围。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