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龙颈:点亮“五大行动”底色板,绘制高质量发展青山图

南方+

走进靠近圩镇的龙北村,只见农房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孩童在小广场上嬉戏打闹,不远处的稻田传来机器轰鸣,村民正忙着夏收。

驱车继续行进半小时到达石坎片区,百年龙窑再燃火焰,各式各样的陶瓷制品正待出炉,昔日瓷乡焕发新生机……

今年以来,龙颈镇以“五大行动”为重要抓手,持续开展“净美家园”行动、“美居新筑”行动、“文化铸魂”行动、“文旅共融”行动、“风清俗正”行动,打造一个个“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美丽乡村,一幅壮美的高质量发展青山图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净美家园”行动:人居环境换新貌

龙颈镇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推行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干部分片包村、村干部分片包干、网格员日常巡查的工作模式。上半年,通过网格化管理发现了771个环境卫生问题并全部得到了解决。

结合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活动,挂村工作组在每周二、四主动出击,针对整治内容和问题展开工作。同时,引入第三方保洁公司,形成“政府牵头、村委会监督、环卫公司压实责任”的三级合作机制,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为了确保整治效果,龙颈镇成立了由主要班子领导、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巡查小组,开展片区间的交叉督查或交流活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迅速整改,定期开展“回头看”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向纵深发展。

龙颈镇还大力推进以垃圾、厕所、污水整治为重点的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截至目前,全镇已建立了完善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置模式和设施,垃圾运输压缩车增配至8辆。完成了17437座农村厕所改造,包括17245座户厕和192座公厕。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已达72%,每年管护次数达到1600次。

“净美家园”行动少不了群众的参与和支持。龙颈镇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及新媒体,宣传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和社会效益,推动群众成为村庄清洁行动的参与者、受益者。

人心更齐,环境更干净,家园更美了。2022年至2024上半年,龙颈镇累计投入约4000万元用于环境整治提升和建设,融入了龙舟文化、中宿文化等地方特色元素,初步构建了“行走中宿 乡貌堂堂”乡村振兴示范带(样板区)项目,显著提升了乡村风貌。

“美居新筑”行动:农房焕新提风貌

国道边上的农房统一漆上了米黄色,并以灰色线条点缀,绿水青山的图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墙面上……焕新的农房与一旁的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龙颈镇成立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农房外立面改造工作。落实督查审核制度,严把农房外立面改造对象关,按照相关程序和方式对农村房屋外立面情况进行认真梳理核对,做到核实一户、批准一户、建档一户。

将农房外立面改造纳入农房建设试点建设方案推进实施,打造国道两旁农房外立面提升示范点建设。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参观调研优秀经验地区,结合实际打造具有龙颈特色风貌的农房外立面改造提升方案,2023年以来已成功改造362栋房屋外立面,形成军营村委会至龙颈社区主干道两旁房屋外立面改造示范带。

龙颈镇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会因地制宜对存量农村房屋外立面继续进行“微改造”,以点带面推动城乡风貌不断改善,着力彰显乡村特色风貌。并在后续工作中及时对任务清单和项目进展进行实时更新,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持续提升乡村的居住环境和整体美感。

“文化铸魂”行动:乡村空间添韵味

乡村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随着“五大行动”的深入实施,龙颈镇正稳步推进建设新型乡村文化空间。

具体来说,龙颈镇正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文化空间,包括圩镇客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综合文化站、图书馆、长者食堂、百姓舞台、群众运动中心以及乡村振兴文化展示馆等。同时,该镇也在努力提升圩镇客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镇综合文化站各功能区的服务质量与内容,以增强其吸引力和实用性。

此外,龙颈镇还积极活化利用老旧建筑,将其改造成村史馆,并精心改造入口门楼周边环境,打造典雅的文化节点。通过规划微游览慢体验路线,优化周边环境,进一步提升文化氛围,展现乡村振兴的成果。

螺地古窑作为龙颈镇的重点示范项目之一,被纳入了整体规划之中。后期计划架设长廊建筑来保护古窑,并按照原则修复残损风化的部分。通过访谈村民、收集产品和档案资料等方式,龙颈镇将进一步规划打造产业基地,完善陶瓷相关产业链。

在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方面,今年以来,龙颈镇成功举办龙颈龙舟锦标赛,吸引37支队伍超800名龙舟健儿参加,赛事两度八次登上央视,线上观看人数超40万。协助村委、民间协会等举办塘坑马拉松、龙颈镇象棋比赛、石坎春节篮球赛等镇级赛事。非遗类艺术团队万兴貔貅狮队代表清新区参加2024年清远市第一届龙狮闹元宵活动狮王争霸赛获得铜奖。此外还积极举行全民阅读和观影会,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民俗文化活动,举办农产品展销会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旅共融”行动:特色村镇绽光彩

为了推动文旅融合蓬勃发展,龙颈镇深入整合非遗资源、红色资源和古色资源。

其中,将石马旺洞醒狮舞、石坎龙窑传统陶瓷制作技艺的2名传承人纳入清新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推荐申报范围;石坎陶瓷被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广东地理标志培育产品,且石坎陶瓷工作站成功获得“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称号。

在深入开发古色资源方面,深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建立了详尽准确的文物数据清单,并组织专业团队研究当地的历史典故、传统习俗等,通过编写文化书籍、制作纪录片等方式进行广泛传播。

在此基础上,龙颈镇致力打造特色文旅项目。协助喜舍山居精品民宿进行升级改造,二期工程民宿已完成建设并投产运营;协助北楼嵩茶完善用地审批手续,推动新增亲子漂流、民宿等工程建设;深溪民宿完成镇级备案接入治安系统;谷里民宿全面优化入住餐饮休闲娱乐等一条龙服务;富饶家园全面升级客房软装,营造更温馨舒适的居住氛围,拓展了亲子互动娱乐项目。

龙颈镇还加强对龙颈石坎现存的178条龙窑的修缮保护、优先选取条件优越的20条窑进行龙窑文旅新业态的前期谋划。率先修缮改造原佛市小学,打造同心窑陶瓷制作研学基地。目前正投入二期、三期建设,有望在2024年底建成并正式投产。

“风清俗正”行动:移风易俗树新风

为持续深化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进一步倡导弘扬文明新风尚,龙颈镇将移风易俗、垃圾分类、乡村绿化等重要内容详细写入村规民约,融入明确的约束性条款,为村民行为提供清晰指引。

目前,全镇36个村委会顺利完成修订,并全面成立“红白理事会”建设,明确红白事从简办席的标准和流程,倡导文明新风尚。

与此同时,龙颈镇还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当前,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累计为30人次提供安全援助服务,保障老人生活安全。为60人次送去精神慰藉服务,关爱老人心理健康。开展20人次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精神生活;进行100人次养老服务政策与老年福利政策宣传活动,让老人充分享受政策福利。龙颈镇长者饭堂(龙颈镇长者饭堂荟品楼配餐点)也已投入使用,为老年人提供营养丰富的餐食,深受群众好评。

龙颈镇还积极开展2024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精心评估每户需求。根据不同情况,安装合适的辅助设施。目前已完成5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有效为老人改善了生活环境,让老年生活更舒心、更安全。

撰文:江绮雯 贺欢 谭振业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