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绿宝石”守护者:他们是“电力人”,也是“护林员”

南方+ 2024-08-15 08:57

清晨,天刚蒙蒙亮,汕头南澳岛云海升腾。作为南方电网广东汕头南澳供电局“海岛轻骑”党员服务队的一员,郑琼奕和同事像往常一样早早穿戴好工作服,拿上设备,便驱车行驶于南澳岛的山间小道上,开启了一天的线路勘测。在他们眼中,一簇簇翠绿挂满枝头,各类树种错落有致,昂然挺立,犹如徜徉在绿色的海洋中,点点绿意在如画般的风景中渲染开来。

全岛72%的森林覆盖率,让南澳岛在蔚蓝大海中宛如一颗清透碧绿的翡翠。像郑琼奕这样既是“电力人”也是“护林员”的角色,在南澳岛上并不少见。如何保障岛上居民及游客用电安全、实现电力设备与山林植被和谐共生,曾是这些“电力人”“护林员”的头等大事。

好在,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逐步引入与深化应用,南澳岛的供电安全与生态保护迎来了新的篇章——通过数字化技术和电网升级,成功建立11个海岛电力设施防山火样板示范点。如今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实时监测全岛近8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林区供电线路及设备运行情况,大大降低森林火灾隐患。

“家住海边,但我独爱山林”

郑琼奕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南澳岛人。他的家紧邻着蔚蓝大海,不过相比于海,他对山林怀有更深的感情。

在同事眼中,郑琼奕就是一本行走的“南澳植物百科全书”。他对南澳岛上的各种植物如数家珍,无论是常见的花草树木,还是那些鲜为人知的珍稀品种,他都略知一二,说出它们的生长环境、特性以及用途。

“很多人说南澳人靠海吃海一定喜欢海,我不仅喜欢大海,更喜欢岛上的一草一木。”说起自己的业余爱好,郑琼奕侃侃而谈,“我从小就在南澳长大,没事就喜欢到山里走走逛逛,特别是对岛上特有的一些物种比较感兴趣,喜欢去研究它,自然就懂得多一点。”

郑琼奕与同事在山林里进行线路勘测。  受访者供图郑琼奕与同事在山林里进行线路勘测。 受访者供图

在南澳岛上,山林间孕育着丰富的植物种类。其中,中华楠对郑琼奕而言,承载着特别的情感。

“你们看,这棵树就是中华楠。”山林巡护期间遇见一棵百年老树时,郑琼奕脱口而出,“以前我们当地人叫它‘鸟屎樟’,因为这种树的果实成熟后掉落到地上就像鸟屎一样,名字虽然不好听,却是南澳的乡土树种。”

据郑琼奕所述,中华楠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它不仅是一种珍贵的用材林,也是生态景观树种。作为珍稀楠木中较为高级的一种长寿大乔木,中华楠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材质优良、树姿优美、花芽嫩叶艳丽多彩等特点。

郑琼奕进一步说,南澳岛位于北回归线穿越的主岛,享有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优越条件。加之南澳县长期以来对珍贵乡土树种的有效保护,使得南澳岛成为中华楠生长和繁衍的理想之地。

南澳黄花山管委会林木专家王辉练是种植中华楠的行家里手,也是郑琼奕的老相识,两人的话题从未离开中华楠。王辉练介绍:“中华楠是南澳的乡土树种,它抗旱、耐风,保护和种植中华楠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珍稀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在于它对山林的生态和林相的修复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是当之无愧的海岛‘当家树’。”

得益于中华楠这类高大长寿乔木的茁壮成长,很多野生地被也随之恢复自然生长,逐步形成错落有致的林业生态,这也是近年来南澳岛四季常青、山好水美的秘诀所在。

数字化手段提升隐患排查精准度

作为南澳供电局的技术专家,郑琼奕在工作中最为关注的是如何确保电力设备与山林植被的安全共存与和谐共生。“南澳全岛电网有超过40%的电力线路需要穿越林区,我们很多电力设备就建设在中华楠木的生长区域里,所以必须要考虑树和线的关系问题。”郑琼奕说。

电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树木则是生态环境的根基。然而,树木与电力线路过于接近可能会导致摩擦,从而引发一系列故障,其中放电现象还可能引起火灾,这对山林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与此同时,随着南澳岛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岛内林区人员活动大幅增多,火源管控范围点多面广,森林防火任务愈发艰巨。

如何筑牢森林“电力防火墙”,是郑琼奕这些“电力人”多年来思虑最多的问题。

现如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郑琼奕和他的同事找到了解决树线矛盾的两全之法。2023年,南方电网广东汕头供电局携手汕头市、南澳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以南澳岛为突破点,通过数字赋能和电网升级改造,建成了11个海岛电力设施防山火样板示范点。

工作人员在生产指挥中心远程监测林区电力设施及周边山林火灾隐患。  受访者供图工作人员在生产指挥中心远程监测林区电力设施及周边山林火灾隐患。 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这些示范点不仅提升了电网的安全性,也保护了岛上珍贵的自然植被。在黄花山、果老山等林区,郑琼奕带领同事对各个变压台区进行防火改造,在电力杆塔下方进行硬底化改造、塔杆顶端安装驱鸟器等措施,预防电力设备故障掉落引发火灾。同时,将设备裸露的传统变压器台架改装成防护能力更强的箱式变压器,并统一将低压架空线改为落地电缆。“我们根据片区中华楠的分布情况,对电力线行的高度和设备间距都做了精准的规划和建设,为中华楠创造了安全充裕的生长环境。”郑琼奕说。

不仅如此,数字化设备的应用也极高地提升了山火隐患排查的精准度和及时率。郑琼奕和同事们利用综合立体防控系统数字平台,通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图像视频监测装置等先进手段,对山火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确保岛上珍贵的绿色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

“我们结合‘机巡’与‘人巡’,运用视频监控的AI识别功能和数字化数据分析技术等智能化工具,及时监测并分析火灾警报信息,以精确的数据支持精确的运维管理,最终达成数字化的全方位立体监控与分析处理。”郑琼奕介绍。

据了解,自综合立体防控系统启用以来,南澳供电局已成功监测、排查、处置了211处设备缺陷风险,显著提升了隐患排查处置的精准度和及时率,林区10千伏故障率同比下降100%。

电力运维人员通过“机巡+人巡”方式,对林区线路开展精细化隐患排查。  受访者供图电力运维人员通过“机巡+人巡”方式,对林区线路开展精细化隐患排查。 受访者供图

中华楠多海拔栽培成果显著

多年以来,郑琼奕一直致力于中华楠的科普宣传工作。无论是工作之余,还是在各种活动现场,他都不遗余力地向周围的人普及保护中华楠的重要性,并强调守护南澳生态的必要性。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同事担负起“护林员”的角色,加入到保护海岛“当家树”的队伍中。

随着南澳县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南澳主岛后花园、后兰、黄花山等地发现了大片中华楠天然群落,天然次生林分布面积达3000多亩,有的地方天然幼林连绵分布面积超过千亩,中华楠多海拔栽培成果已被专家学者认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随着中华楠在岛上的大规模种植和推广,南澳岛这颗“海上翡翠”正焕发绿色生态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感受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

“看到自己的工作能够真正保护到中华楠、保护好家乡海岛,心里还是很自豪的。”郑琼奕忍不住咧着嘴笑呵呵地说。

近年来,汕头供电局积极促成汕头市、区两级应急、发改、自然资源、公安、文广旅等相关单位召开全市林区输配电设施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会议,有力推动了林区输配电设施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政企联动长效机制和群众联防联控网络有效运转。截至目前,汕头全市未发生公用输配电线路故障导致的山火事件,未发生山火引发的线路跳闸事件,电力设施防山火工作取得实效。

南方+记者 谢嘉龙

通讯员 黄斯奇 陈培炜 蔡陈立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南方+ 郑淼鑫 拍摄

编辑 吴夏晴
279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