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孩子们拿到了被家长“封印”已久的手机,网购、打游戏、刷视频……每年暑假,诈骗分子利用各种新型手段进行诈骗,让学生防不胜防。
日前,东坑反诈中心梳理了多个发生在东坑的典型案例,并提醒市民家长:暑期是学生被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峰期,要特别当心骗子为孩子“量身定制”的骗局。
刷单领红包诈骗类
案例:7月17日,东坑镇一学校某一学生在添加陌生QQ好友后,问其信号跟从了陌生好友的一系列的操作后,因后面一笔又一笔的转账次数越多数额较大,直到家长看见手机短信多笔转账提醒就发现小学生肯定被骗了,被骗数千元。
警方提醒:诈骗分子在通过小额返利骗取信任后,再以高利诱导受害人下载诈骗APP进行“进阶任务”或“高级任务”,以充值越多、抢单越多、返利越多等为由,让受害人向诈骗APP里充值汇款,但返还的佣金再高也只是APP里的数字。当你想提现时,诈骗分子还会利用受害人拒绝沉没成本的心理,以“操作错误”“任务未完成”“卡单”等借口,让你继续加大投入来挽回之前的损失。
网购诈骗类
案例:今年1月9日,东坑镇某学校学生在某个二手购物平台买平板电脑,对方就添加了事主的微信进行私下交易,一开始商家让事主先支付电脑一半的价格才发货,事主支付了给对方转账之后对方就没消息了,过了一段时间,对方还没发货给事主,事主才意识到被诈骗,总共被骗1000余元。
警方提醒: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务必先确认对方的真实性,并在有保障的正规平台完成交易,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银行账号、二维码等直接转账。
冒充客服诈骗类
案例:今年2月24日,东坑镇某校教职工接到一个冒充某平台客服的电话,对方称事主开通了直播会员,每个月都会进行扣钱,问事主是否继续开通,事主说要取消该服务,于是对方诱导事主给对方通过支付宝口令红包的方式转账了数千元,转账完之后对方就把事主拉黑,事主才发现被诈骗,总共被骗数千元。
警方提醒:凡是自称客服人员,以“开通直播会员”不取消会自动扣费、影响征信为由,引导操作“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切记,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谨防上当受骗。
游戏装备交易诈骗类
案例:6月10日,东坑镇一小学某一小学生在使用平板电脑看视频的时候添加了一名QQ陌生好友,当时对方在视频里面说有扫码就送游戏装备,问其是不是未成年人,这位小学生就说是,然后对方就给其发了一张关于款项冻结的图片和一个视频。视频内容是一个冒充警察身份的人问其家长在不在身边,让其小学生拿家长手机按照他说的方法去操作,也不让其小学生把这件事告诉家长,称其如果不跟着方式操作就恐吓其小学生说要联系附近的派出所去抓其爸爸妈妈,于是这名小学生就拿了家长的手机跟着方式去进行后面一系列的大额转账操作,后来因为家长收到了反诈预警信息又查看自己的账户数额确实存在大额变动,经过家长一阵的询问,这时小学生才跟家长如实的反映了以上被骗的情况,被骗总金额为1.1万元。
警方提醒:一定要保护好个人的手机支付账户的安全,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切勿沉迷网络游戏,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反诈知识,通过家长对孩子开展反诈教育,共同保护好孩子们的安全。
南方+记者 韦基礼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