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丨香港的战略定位:“三个中心、一个高地”

香港特区政府驻粤办
+订阅

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到香港的战略定位: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上周五行政长官主持了研习会,与主要及高级官员一起认真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的精神。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其网志中表示,香港要抓紧机遇,以积极主动、勇于担当的态度融入国家发展新格局,在贡献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更快更好的发展。香港条件优越,更拥有“一国两制”这项大优势,只要思变、求变,奋发进取,明天一定会更好。

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拥有深厚、广阔的金融市场,汇聚了世界级的国际金融机构和人才。对于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陈茂波认为需要实现更深、更广、更聚焦的交互发展:市场交易要更有深度;金融产品及其发挥的作用要更宽广;筹融资的服务要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香港也要与不同地域有更多交流互动,拓宽资金来源。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具有“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优势,金融市场既联通内地,也连接世界,能为国家在深化金融改革过程中发挥试验田、防火墙的作用,助力国家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香港还可充分发挥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作用,通过加强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增加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完善基础设施、开拓新市场等方式,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航运中心

陈茂波表示,智慧航运、绿色航运和与航运相关的专业服务都是香港重点着力方向。特区政府于2023年12月公布《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行动纲领》,制定十大策略和32项具体行动措施,支持香港海运及港口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加快高增值航运服务集群的发展,提升业界长远竞争力。除了推出一系列税务优惠措施,特区政府将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相关制度,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贸易中心

特区政府提出了将香港建构成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从供应链管理、贸易融资到专业服务咨询,为走出去的内地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其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越来越多内地企业寻求国际化发展以及扩大产能服务全球市场的趋势,将带来更多新贸易服务需求,也为香港带来更大的机遇。

陈茂波指出,这三个中心各有重点,却又相互支持。发展金融,就是要服务实体经济,包括创科、贸易和航运等行业。而更蓬勃的高端航运服务和高增值的贸易服务,也将刺激对金融产品的需求。

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香港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城市,拥有50多家国际学校;中西文化荟萃、社会多元包容、治安良好、简单低税制,以及优质的生活环境,对海内外人才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特区政府正在全力招揽人才,推出了高才通等一系列措施便利人才来港工作,而大力招商引资会带来更多高增值职位,有助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自2022年底以来,各项人才计划共收到逾34万份申请,21万份获批,逾14万申请人已抵港。

陈茂波相信,只要特区政府目标坚定,思路清晰,继续完善便利人才发展的政策和生活配套,必能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才,与香港本地人才携手为香港高质量发展赋能,为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