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节能减碳“最优解”,这家企业算了笔“绿色账”|汕头高新·寻新记

南方+

今年夏天,高温预警频发,电网负荷再创新高。得益于智慧能源能耗管理SaaS平台等“黑科技”的应用,汕头不少制造企业在应对迎峰度夏“大考”时,显得愈发轻松。

位于汕头高新区的广东智由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智由创”),走进企业映入眼帘的是多块数据大屏。这些屏幕仿佛是企业能源管理的“智慧之眼”,实时、直观地展示着企业生产的能耗情况。从今日用电量的消耗,到总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等,每一项数据都在这里得到了精准的记录与分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落实“双碳”目标,科技创新是关键之路,而数字化技术正是这条道路上的制胜法宝。近几年,汕头高新区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科技、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有愈来愈多的工业企业纷纷加入到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其升级既是战略性选择,又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蓄水池变成了“蓄电池”

高温天气,用电量也“火热”起来。连日来,受高温天气影响,汕头电网负荷已两次突破历史新高,最高达516.62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3.11%。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做到节能、降温“两不误”,是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闲置着的消防水池,通过水蓄冷技术,做到错峰蓄冷,实现电力负荷时段性调节;将排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通过热能转换,给部分车间空调末端供冷,实现岗位定点送风……这个夏天,智由创运用能源管理的理念和技术,为不少企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对于大型园区来说,建有消防水池是标配,用于必要时的消防所需。然而,在水蓄冷空调系统技术的加持下,蓄水池也能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蓄电池”。

“在我们看来,消防水池可以实现‘两用’。”智由创总经理李莉解释道,在不影响正常用于消防的前提下,将蓄水池加以保温、分层,接入空调系统。在夜间用电低谷期,把冷量储存在蓄水池中;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把水池里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由蓄冷供冷,减少空调电力负荷。

水蓄冷系统案例应用。

这一做法,改变了常规空调“即制即用”的能源管理模式,将制冷和用冷分开管理。同时,用已有的消防水池进行冷量储存,具有投资小、运行可靠、制冷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据介绍,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水蓄冷可节省空调电费约30%-70%。

李莉算了一笔“绿色经济账”。以汕头工商业用电容量在220千伏及以上、执行两部制电价的企业为例,在尖峰时段,每千瓦时用电需1.16元,但在低谷时段,仅需0.23元。运用水蓄冷空调系统技术后,不仅通过电价差降低了企业的用电成本,也有利于促进电力移峰填谷。

高效制冷机房内配置有主机、管道、其他配套设备等,共同构成制冷系统。

近年来,在智由创的推动下,汕头已有众多供冷项目利用原有消防水池进行蓄冷改造,节能效果显著。例如,某新建园区将蓄水池面积从2790立方米扩至3200立方米,并应用水蓄冷中央空调系统配置方案,第一年就能为企业带来约520万元的收益,系统的使用寿命则达25年以上。

与新建园区不同,不少早年间规划的传统产业,车间厂房内不具备安装大规模空调系统的客观条件,因其不仅成本高昂,且难以适用于粉尘多、车间密封性差等复杂工况。针对这一情况,利用工业余热回收制冷成为新趋势,实现废弃能源“变废为宝”、清洁低碳。

定点送风应用现场,余热回收制成的冷气通过管道引到车间工人工位附近。

“我们致力于探索各种途径,因地制宜为企业寻找能源能耗的最佳利用出路。”李莉举例表示,在某企业氧化铜车间,智由创根据客户需求,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高温二氧化碳,通过溴化锂等先进技术进行热交换,将余热转化为冷风,直接定点送风到各个岗位,有效把员工车间环境温度降至20多度,实现了工业余热的重复利用与高效转化。

为用能企业打造闭环式管理模式

“很多企业的转型痛点在于,不了解企业本身的能耗情况,自然就不清楚其存在的节能潜力。”李莉表示,当节能技术产品和SaaS能源平台相结合,可以为用能企业打造闭环式、精准化管理模式。

智由创科技自主研发的智慧能源能耗管理SaaS平台,实现能耗情况实时感知。

据悉,智由创科技自主研发的智慧能源能耗管理SaaS平台,实现水、电、热、新能源等用能需求智能管理,能耗情况实时感知,碳排放目标管控等能源平台数字化应用。特别是在打造零碳智慧园区方面,这一平台的运用,能够实现园区能源智慧管控,提高节能效率。

在技术产品方面,智由创科技还自主研发了国内技术领先的高光效节能照明产品,在市场LED灯的基础上可再节省高达50-75%的用电量;注塑机节能率在20-50%;空压机节能可达20-30%;智能空调插座、多联空调智能管理平台、空调节能技术平均可达20-25%。

智由创将传统荧光灯升级为高效节能护眼灯,将绿色低碳融入校园。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像智由创科技这样的绿色科技企业,正逐渐成为汕头高新区数字化转型过程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

创新转型背后,环保考量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记者了解到,智由创希望通过专业节能技术应用,为广大工商业企业、用电大户、医院、学校、市政道路照明等场景,提供具有实效性和社会意义的节电减排服务,高效驱动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企业、工厂及园区生态。

李莉认为,智由创的核心优势体现在拥有资深节能技术团队,可实现精细化成本控制,深度应用现代节能减排技术,构建起系统的运营体系,并提供一站式咨询与落地服务。这些优势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绿色发展,引领节能减排新风尚,为构建可持续未来贡献力量。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的“必然选项”。李莉坦言,在竞争力激烈的市场中,要成为大浪淘沙后的高质量企业,就必须在数字化升级、技术更新转化等方面抢先抢跑,赢得时间差。

碳达峰、碳中和道阻且长,目前各地企业仍在寻找碳减排路径上的“最优解”。“作为节能服务公司,我们也将全力以赴配合当地政府和企业实现能效综合管控、节能降碳、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李莉说。

南方+记者 蔡沚彦

相关阅读

科技赋能体育,这家汕企打开奥运观赛“新视野”|汕头高新·寻新记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南方+ 郑淼鑫 拍摄

编辑 吴夏晴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