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增强美育熏陶,8月7日至8月13日,黄埔区云埔街党群服务中心联合火村花厅坊开展非遗传承年系列活动。
据介绍,本系列共开展了12场活动,惠及辖内群众约2000人次,不仅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在非遗手工艺术体验中,30户亲子家庭参与“面具涂鸦”活动,在专业指导下,学习如何将传统符号和现代元素融合在面具设计中,使得每一副面具都独具特色,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现代创意的结合。
雕版印刷作为古代重要的印刷技术,群众从雕刻、上墨,再到成品的呈现都亲手操作,每一步都充满了对技艺的尊重与学习。“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学习一门古老技艺,还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现场有居民这样说道。
漆扇工坊则让大家领略了中国传统漆艺的精妙。居民们在了解漆扇文化背景的同时,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漆扇,体验了从漆面制作到装饰的整个过程,感受手工艺带来的无穷乐趣。
插花艺术工作坊则以花卉为媒介,传授中国传统插花的艺术理念和技巧。居民们在插花中寻找美的和谐与平衡,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也提升了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
在民俗表演活动中,居民们欣赏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壶表演,表演者身着防火服,将烧好的木炭放入两侧的铁网,摇晃铁网以创造出如烟花般绚丽的火花。表演结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包括武术、杂技等,为观众呈现惊心动魄的精湛演出。
此外,魔术表演以其神秘和趣味性,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小丑表演则以独特的幽默风格,赢得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活动还设置了多场主题讲座,在健康讲座上,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知识,分享了科学的饮食和运动习惯。紧跟时代脚步,AI智能应用就业讲座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参与,共同探讨AI技术在未来就业中的应用前景。在心肺复苏技术培训讲座上,居民们纷纷学习掌握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应对突发状况储备技能。
南方+记者 黄楚旋
通讯员 陈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