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背上痘痘频现?
别让它们成为你自信的绊脚石!
是油脂分泌过剩的痤疮?
还是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悄悄侵袭?
了解它们,才能精准对抗,
守护你的夏日美背!
本文作者:
钟洁敏 广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科主管护师
后背上的“痘痘”到底是什么?
痤疮是由皮脂腺过度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等毛囊微生物增殖,引起炎症和免疫反应。
表现形式多样,从轻微的黑白头粉刺,到严重的炎性丘疹、脓疱,甚至结节囊肿,每一步都伴随着明显的红肿和可能的脓液积聚。痤疮的炎症反应通常较为剧烈,处理不当极易留下疤痕。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一种真菌)在毛囊内过度生长引起的毛囊及其周围炎症病变,常在湿热季节或皮肤高湿度时出现。多发于青壮年、特异体质者(多汗者、免疫力低下者)及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滥用者。
四大维度,辨清痘痘真身
1. 外观形态: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多为半球状炎性毛囊丘疹、斑丘疹或小脓疱,形态大小均匀,界限清晰,且不易融合,常数十至数百个散在或密集分布。
痤疮的皮损则更为多样,可包括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等多种形态,皮损为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且颜色可能更深,常有脓液积聚。
2. 症状: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主要症状是轻微的瘙痒或灼热感,炎症相对较轻,不会造成剧烈的疼痛或压痛。
痤疮则可能伴有明显的红肿、疼痛和压痛,特别是当炎症加重形成脓疱或囊肿时,这些症状更为显著。
3. 皮损位置:
两者均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区域,如背部、胸部和上臂等。但马拉色菌毛囊炎在这些区域的分布往往更加均匀和对称。
4. 病程发展: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病程相对较长,且易反复发作。而痤疮的病程则因个体差异而异,有的可能自行消退,有的则可能逐渐加重形成疤痕。
5. 科学应对:
痤疮:根据痤疮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个性化治疗。轻中度痤疮可外用维A酸类药物、抗生素或果酸换肤等方法治疗;重度痤疮则需口服药物进行系统治疗。
马拉色菌毛囊炎:轻症患者可外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酮康唑、二硫化硒洗剂等。重症患者则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真菌药物,不可自行用药。
背部痤疮护理小贴士
温和清洁:每天使用温和的洗浴产品清洁背部,避免使用碱性强的肥皂,减少皮肤刺激。
透气衣物:选择棉质或其他透气材料的衣物,避免紧身或不透气的衣物,减少摩擦和出汗。
健康饮食:减少辛辣、油腻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A和锌的食物,帮助调节皮肤油脂分泌。
避免挤压:不要用手挤压痘痘,防止感染和疤痕,保持手部清洁,避免触摸背部。
如何预防马拉色菌毛囊炎?
及时清洁:运动后立即擦汗并洗澡,防止汗液油脂堵塞毛孔。
定期预防:治愈后,在湿热季节每周使用1-2次酮康唑洗剂,预防马拉色菌复发。
温和洗澡:避免用力搓背,减少皮肤受损和感染风险。
保持干燥:洗澡后迅速擦干,穿着晒干的衣物,避免潮湿环境。
健康生活:戒烟戒酒,减少油腻食物和熬夜,降低焦虑和压力。
来源: 广州市皮肤病医院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