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市民,登革热高发期,这些防控措施速get

南方+

8月14日,记者获悉,目前三水区已有登革热病例。

三水疾控部门提醒,市民朋友们要注意做好防蚊灭蚊工作。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主动说明居住在登革热处置区,并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肌肉痛和皮疹等,蚊媒传播是登革热的唯一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登革热潜伏期为3-14天,通常为5-8天。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关节痛等。此外,约一半的登革热患者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表现为小而红的斑点或丘疹,主要分布在上肢、下肢、腹部和胸部,可能伴有瘙痒。

由于登革热尚没有特异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病人会自行康复。

三水疾控提醒广大市民,要切实做好个人防蚊灭蚊,外出建议穿长衣长裤或喷洒驱蚊水。积极行动,清理住家及周围积水,清除或倒置各种闲置可积水容器,保持环境整洁。家中建议使用灭蚊片、驱蚊水、电蚊拍、喷雾罐、杀虫剂等,并使用纱门纱窗等。

链接

了解更多防蚊灭蚊小贴士,请点击三水疾控云课堂>>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吴碧霞 南方+记者 王伯乐 通讯员 李嘉锴

群二维码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