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光,驱车前往肇庆高要金渡镇的铁岗社区,宁静的村道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狭窄的巷弄中弥漫着刚烘焙完的咖啡香气。循香前行,小小的咖啡屋出落在巷子深处,点一杯冰美式,拾阶上屋顶,望着远处的恬静乡村,这是很多人梦想的“诗和远方”。
近年来,高要区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积极探索典型村建设新模式。如今,铁岗社区的“政府引导+央企助力+民企运营+群众参与”的开发建设新模式取得初步成效。一天可以卖出100多杯咖啡的“村咖”,成为乡村经济增长的新风向。
让乡村具有更多城市叙事
或许有人疑问,咖啡这种城市文化如何在乡村生存?其实,二者本身有着强关联性——贩卖生活与生活方式的供需关系。
供需之下,咖啡生意无孔不入:从霓虹城市的精致咖啡馆,到川西高原4500多米海拔的现磨咖啡,再到杭州政苑农贸市场里90后小夫妻的梦想咖啡店……一杯咖啡变得随手可得,一条朋友圈体现着分享者的生活方式与态度。
今年,高要区在铁岗社区探索开启了村咖的造梦计划。铁岗社区虽然普通,但足以为打造村咖提供生长环境。村咖的所在地是全社区的最高点,登上屋顶可俯视整个社区,半山半村又半屋的乡村构造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禀赋,村咖附近的出阁屋、老祠堂、稻田鱼塘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感,吸引不少顾客远道而来。
湖南的李小姐在端州区工作,下班之后约上三五好友前来打卡,一路走过来,整洁干净的村容村貌给她留下了好印象。她说:“现在各地的乡村都有很大的变化,但是这种开在村里的咖啡店还是第一次体验。”
铁岗社区的乡村屋顶咖啡。邹华彬 摄
自启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社区)培育创建以来,铁岗社区开展了进村沥青路铺设、村庄亮化、绿化美化提升、“四小园”建设等工程,社区面貌焕然一新。今年,高要区引入玉瑶集团,与其他建筑业央企(国企)组成企业联合体,与金渡镇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了“政府引导+央企助力+民企运营+群众参与”的铁岗社区开发运营模式。
6月6日,合作的首个项目——铁岗社区屋顶咖啡正式对外开放。玉瑶集团相关负责人黄清华介绍,“屋顶咖啡租用了铁岗社区9户居民11间房,每间按照500-1000元不等的租金返还给村集体。目前,咖啡屋日均的咖啡营业额约为3000元左右,加上餐饮日均盈利接近5000元。”
为了营造更加浓厚的乡村氛围,屋顶咖啡周围还布置了围炉煮茶、共享茶室,形成一个运营小组团。小组团的外围,有共享田园、垂钓虾场和生态农庄,构成了一个大组团,更大力度激发乡村活力。接下来按照合作计划,铁岗社区还将打造众创空间,增添共享厨房、餐饮小食、酒吧、民宿等功能业态,未来有望成为肇庆“未来乡村”样板。
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社区)培育创建后,修葺一新的铁岗社区。赖家乐 摄
村集体经济实现翻倍增长
高要区在探索典型村建设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充分创造更多工作岗位,解决村民群众就业问题,才能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典型村建设的积极性。
在“屋顶咖啡”等项目建设运营时,项目方优先录用当地居民为员工,为当地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调动了村民建设好、运营好项目的积极性。黄清华说:“目前,公司与社区联合经营咖啡屋等业态,下来招募齐全本村年轻合伙人后,将逐渐过渡给社区独立管理。”
“以前铁岗无人识,现在成网红打卡点了。”铁岗社区党支部书记黎坚明借助铁岗社区项目运营契机,带头办起了农庄,鼓励村民养殖罗氏虾,带动当地群众就业。他还说,社区居民都很支持家乡发展,通过成立强村公司,盘活村中闲置农房36间、流转土地超30亩,宅基地使用权也因此得以变现。
铁岗社区航拍图。邓达荣 摄
高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典型村“既要建好、更要管好”“既要投入、更要产出”“既要帮扶协作、更要内生发展”。
除了屋顶咖啡等项目,高要区还引导金渡镇政府、铁岗居委会联合专业公司,在进村道路因地制宜建成光伏长廊,整条长廊装机规模达到260kw,预计25年内总发电量达660万度,每年带来经济收益达10万元。
金渡镇政府还利用村中公共空间、闲置宅基地等,建设四小园、围炉煮茶、休闲驿站等,并免费对群众开放,用于举办各类社区活动、数字游戏、电影放映、科普活动、团建活动等,推动铁岗社区聚集人气、焕发活力。
据悉,预计2024年底,屋顶咖啡、共享茶室、光伏发电等产业项目将带动铁岗社区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实现翻倍增长。
撰文:王焌鑫
通讯员:刘潜 彭燕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