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山有一项经济数据增速排在珠三角首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4.9%。
对比往年数据可以发现,中山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持续保持高位增长。2023年,中山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3.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升至14.5%。今年上半年,中山工业技改投资占固投比重继续升至17.0%。
中山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情况。 南方+ 廖瀚 制图
中山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化情况。
不断“飙升”的技改数据,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山制造企业不断提升的“战斗力”。仅今年上半年,中山就推动605家规上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将累计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率从2023年年底的56%提升至68%,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第2。
在生产端大力“卷技术”,带来的是不断提高的边际收益。来自中山市工信局的数据显示,中山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后,产线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5%,人力资源效能平均提升30%,不良品率平均降低10%。
生产端效率的提升,进一步作用在产业发展上。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山家电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17亿元,同比增长12%。单看出口额,中山家用电器出口额占到了全省近五分之一,同比增长26%,成为“粤家电”最重要的出口基地之一。
工业技改,为何会成为中山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一把利器?一方面,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给广东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带来新的契机,全省工业投资已经连续42个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另一方面,中山作为制造业城市,增强产业竞争力的空前决心和力度,也体现在了工业技改投资上。
2022年,中山市政府“1号文”出台《中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今年,中山出台《推动工业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若干措施》,提出树立“大技改”理念,支持企业通过增资扩产扩大生产规模、软硬件一体化改造、以技术升级为导向的并购等投资提升产业竞争力。
实施技术改造,已经成为中山广大中小企业以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的现实需要。2023年中山以家电、灯饰照明产业入选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今年6月,中山以智能家居行业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从小企业到大产业,技改投资数据映射中山新型工业化之路。向北,中山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家电产业集群,迈向全国乃至全球最大规模、最全品类、最具活力的“万亿级”集群;向东,深中产业协作模式持续创新,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抢滩落地;向西,西北部镇街正引领传统产业带升级。中山,正在从产业发展“追赶者”向创新发展“先行者”转变。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