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卫职院20多支突击队奔赴县镇村服务,快为你喜爱的队伍点赞

南方+

吹响青春集结号,助力“百千万工程”。今年暑假,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组织20多支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400余名师生奔赴惠州、湛江、汕头等地,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美化乡村、服务群众、宣讲政策,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增才干、作贡献,助力“百千万工程”。

师生带着热情活力与奇思妙想,奔赴县镇村一线, 感受乡村的脉动与希望,诠释了青春的价值与意义。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田野,哪支队伍的实践举措让你眼前一亮?精选24支代表队伍,快来为你喜欢的他们点赞吧!

为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点赞(可多选) 1、朝夕相伴实践团 2、“星”火相传实践团 3、大“柚”作为实践团 4、心航领队 5、齐星筑梦队 6、虫迹探秘乡村振兴队 7、芽牙志愿服务队 8、猫头鹰儿童医学公益团队 9、心心相印队 10、伶齿志愿服务队 11、繁星志愿队 12、稚慧云集实践团 13、针心康健队 14、扶“谣”直上实践团 15、中医药学院志愿服务杏林小队 16、学生工作部医路“律”灯突击队 17、乡韵弘医队 18、“医路乡随”实践团 19、红心筑梦实践团 20、薪火相传-寻岭南之光突击小队 21、非遗科研创新团队 22、绿梦青春队 23、“睛”彩视界实践队 24、“忠孝医韵,乡旅同行”队 提交

1、朝夕相伴实践团

朝夕相伴实践团在水东东社区给银发老人提供健康服务。

朝夕相伴实践团由17名成员组成,7月中旬队员们前往三栋镇陶前村及惠城区水东东社区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讲服务,携手“一老一小”共筑疾病预防屏障。他们通过专题讲座、互动问答、健康服务、走访调研等形式,帮助老人、儿童正确认识性健康问题,并为老人提供艾灸、刮痧、推拿等健康理疗服务。队员们根据老人身体状况,精准施治,耐心解答了老人关于健康方面的疑问。与此同时,朝夕相伴实践团还上门走访便利行动不便的老人,提高了老人对常见基础疾病的认识。

2、“星”火相传实践团

“星”火相传实践团成员实地调研井水龙村农产业。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星”火相传实践团于7月8日至15日前往博罗县杨村镇井水龙村开展以“村史馆建设展底蕴,古村落活化促振兴”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调研井水龙村的古村落文化。实践团通过入户走访调研、文化理论宣讲以及拍摄助农宣传片等方式,深入挖掘古村落活化新举措,助力筹建村史馆,宣传古村风貌,让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3、大“柚”作为实践团

大

为帮助安墩蜜柚解决销售产品种类单一、销售利润低和滞销时不易保存等问题,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柚”作为实践团走进惠州市惠东县安墩镇新田村,开展“‘柚’见安墩——深加工‘柚’展新貌,延伸产业链促振兴”项目。

团队为安墩蜜柚研发了柚皮饼干、柚囊蜜饯和柚子果酱三款蜜柚深加工产品,打破蜜柚产品种类单一的局限,提高蜜柚附加值,促进柚农增收致富。团队成员结合产品特色,设计品牌logo、拍摄产品宣传片及制作生产过程视频,在多媒体上进行宣传,为安墩蜜柚产业赋能,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4、心航领队

心航领队慰问村民。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心航领队于7月8日至15日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永湖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爱心义诊、养生讲座、中医药小课堂等一系列活动,普及中医药知识,提升村民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认同。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运用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为助力永湖镇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提升了村民的健康素养,得到了村民好评。

5、齐星筑梦队

齐星筑梦队成员开展应急救治科普宣讲会。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齐星筑梦队于7月19日至25日在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考察调研、开展系列活动宣传资助政策;医学下乡进行义诊和急救宣讲;奔赴嵌瓷之乡潮南,设计非遗嵌瓷文创明信片以及拍摄宣传等一系列方式,扩大资助政策宣传层面范围,深度挖掘并传承非遗嵌瓷文化,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活力。

6、虫迹探秘乡村振兴队

“虫迹探秘”乡村振兴队在芦洲镇综合文化站对收集的标本进行检验。

7月10日到7月14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虫迹探秘”乡村振兴队分别在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镇万年村和惠州市芦洲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共12人,其中指导教师3人,学生9人。实践团结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特长,聚焦乡村公共服务领域,以“虫迹探秘·青春同行”为主题,通过寄生虫病相关的走访调研、专业实践和健康科普等一系列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7、芽牙志愿服务队

“芽牙”志愿服务队入户跟村民交流。

7月9日至14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芽牙”志愿服务队在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三洲村进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三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芽牙”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基层、了解村民需求,开展了口腔科普、实地调研、公益服务、红色传承等主题活动。在实践过程中 “芽牙”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的担当与责任。

8、猫头鹰儿童医学公益团队

“猫头鹰”儿童医学公益团队儿童急救科普现场照片

为了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助力老年慢病及儿童急救知识调查工作,7月7日至7月11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猫头鹰”儿童医学公益团队一行14人,在水东东社区与和平直社区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走进惠州市桥东街道,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猫头鹰”儿童医学公益团队将继续秉承公益初心,探索更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与服务形式,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9、心心相印队

“心心相印”队与龙窝镇的孩子、家长以及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合影。

“心心相印”队是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一,团队共11人,其中,教师3人,队员8人。团队于7月7日至7月14日奔赴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在三位具有临床医学、心理医学和中药学专业背景的老师指导下,团队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之“手拉手,共筑‘心’未来”——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留守儿童关爱项目。

10、伶齿志愿服务队

队员们在大坪镇进行义诊。

伶齿志愿服务队与万国口腔医院携手,为大坪镇村民带来了一场义诊活动,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作为口腔医学生,队员们以口腔检查为主,针对龋齿、牙结石、牙龈出血等症状提出建议,耐心教村民正确刷牙及使用牙线。此外,服务队还提供了血压测量、中医理疗等项目,通过刮痧和艾熏为村民缓解疲劳。

11、临床学院繁星志愿队

临床学院繁星志愿队正在进行“美丽庭院”的维护工作。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学院繁星志愿队于7月8日到7月15日,在惠州惠城区江南街道办七联村,开启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之旅,涵盖健康监测、义诊宣教、国家安全教育、法治宣传、环境维护等方面。队员们用 所学知识,深入江南街道办七联村与当地村民共同探讨了江南街道办七联村医疗水平及健康知识普及的发展,助力乡村健康事业。

12、稚慧云集实践团

团队成员与被调研者合影。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稚慧云集实践团7月8日起奔赴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麻榨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育’见未来——‘托’‘育’并举,助力麻榨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为主题。团队就地开展托育调研走访、缅怀先烈、义教活动以及慰问贫困家庭等志愿服务行动,为后续提升麻榨公共服务水平打下基础,为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13、针心康健队

队员们参观长者之家一角。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学院“针心康健”实践团以“守护夕阳、关爱空巢”为此次“三下乡”活动主题。团队共13人,其中,教师3名,队员10名,在惠州市惠城区姚村村及周边区域开展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针心康健实践队围绕空巢老人的状况、长者的健康状态、反诈及预防诈骗等方面展开了调研宣讲,完成了一系列的报道工作。与此同时,还举办了以“守护夕阳,关爱空巢”为主题的义诊活动。

14、扶“谣”直上实践团

扶“谣”直上实践团在水北社区给居民们进行健康义诊服务。

扶“谣”直上实践团在学校团委组织的指导下,联合惠州市惠城区江北街道水北社区党委于7月8日至7月12日开展“袅袅乡音传非遗,文化根脉续新篇”系列助力非遗传承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居民们提供了艾灸、刮痧、推拿和量血压等健康服务,让居民们享受到了便捷的医疗服务,增强了他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15、中医药学院志愿服务杏林小队

杏林小队踏入了镇隆镇卫生院中医馆开展实践活动。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学院志愿服务杏林小队赴惠阳区镇隆镇以“踔‘荔’奋发新时代,‘医’心向党助振兴”作为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团队共13人,其中,教师3人,队员10人。团队在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开展了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团队对接单位为惠阳区镇隆镇人民政府,团队设推文宣传组、视频剪辑组、物资后勤组、以及安全组和推广组。

16、学生工作部医路“律”灯突击队

医路“律”灯突击队在长龙村开展社区义诊活动现场。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医路“律”灯突击队于7月8日至14日在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长龙村开展为期七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抵达目的地后,突击队深入乡村基层,与长龙村当地干部开展座谈交流,参观当地荔枝公园,深入了解本村特色产业以及荔枝产业状况。并运用所学知识,深入调研,为乡村的旅游规划、荔枝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机遇。

17、乡韵弘医队

临床学院“乡韵弘医”三下乡实践团队口腔宣教活动。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学院“乡韵弘医”三下乡实践团队于7月6日至12日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衙前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眼科、口腔科的义诊宣教活动,走进乡村为村民做实事。团队还前往海洋渔业试验中心学习,走访老兵家属,举办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探寻村庄古建筑文化等活动,助力“百千万工程”。

18、“医路乡随”实践团

参与义教活动成员集体大合照。

为了响应号召,中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等专业学生组成的“医路乡随”实践团,在何晓平、温裕峰、吴慧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惠州市龙门县麻榨镇,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开展乡村医生走访调研活动、中医理疗技术义诊活动、居民健康走访调研活动、慢性病科普宣讲活动等,为乡村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19、红心筑梦实践团

实践队义诊结束后与村民的合影。

7月8日至14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省级重点团队、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红心筑梦实践团前往惠东县高潭镇甘溪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学习党史、助农直播带货、宣传片拍摄、文创产品设计、健康科普、爱心义诊、美丽乡村我先行等活动,为助力甘溪村红色文化传承和绿色产业发展。

20、薪火相传-寻岭南之光突击小队

小分队队员帮助农民收晾晒的稻谷。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薪火相传——寻岭南之光突击小队”于7月6日在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麻榨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共有指导老师3名,成员11名。

项目主要通过网络媒体宣传“麻榨十宝”,其中藤茶和杨桃是团队的重点调研对象。队员们实地考察探索乡村特色,了解地方民情,传播地方文化,促进麻榨镇农文旅融合发展。

21、非遗科研创新团队

非遗科研创新团队进行污染检测。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关注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发扬青年学生专业特长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与检验学院组织成立非遗科研创新团队,以科研创新为引擎,驱动惠州东江桥糯米酒非遗传承和产业发展。

7月6日-7月12日,成员们实地调研了解并学习传统酿造工艺,领略惠州东江桥糯米酒美酒飘香背后的文化魅力,了解企业需求。深刻认识到酿造糯米酒的悠久历史和地方特色酿酒传统文化,并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专业态度和饱满热情将工匠精神和传统文化投入到非遗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为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非遗文化贡献一份力量,为促进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22、绿梦青春队

绿梦青春队开展绿色环保宣传。

7月8日至7月14日,绿梦青春队来到了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这里不仅是自然风光的画卷,更是红色革命的摇篮——邓演达的故里。他们怀揣敬仰之情,深入探访演达故居,通过实地走访、采访学习和红色故事讲述,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感受那份坚定信仰与不朽精神。在红色文化的洗礼下,我们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乡村土壤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3、“睛”彩视界实践队

“睛”彩视界实践队开展“节气英绘,四季画卷”活动合照。

7月22日,“睛”彩视界实践队借助大暑这一传统节气,向孩子们传授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知识,让他们了解每个节气背后的文化意义、气候特点及农事活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英语讲解节气和活动过程,创造一个实际的语言应用环境,帮助孩子们在真实情境中学以致用,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同时丰富他们的词汇量,特别是有关自然和文化的词汇。利用大暑时节丰富的植物资源,引导孩子们动手制作植物喷画和绘扇,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让他们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之美,培养对美的感知力和表现力。

24、“忠孝医韵,乡旅同行”队

“忠孝医韵,乡旅同行”实践队成员在帮村民测血压。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忠孝医韵,乡旅同行”实践队于7月9日至14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与陪同下,前往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龙塘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含医疗服务、文化探索、文旅宣传三个方面。团队深入惠州市马安镇龙塘村旨在结合专业优势,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并对当地独具特色的忠孝文化以及蓬勃发展的神农兰香谷葡萄园等景区进行调研,拍摄宣传视频助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撰文:李娇 江雪红 谢志清

图片:学校提供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