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渔在即!吃海鲜,要注意这些

南方+

开渔节即将到来,湛江海产品丰富多样,吃法也多种多样,许多海鲜富含蛋白质、碘、钙等营养素及不饱和脂肪酸,有补钙、促进骨骼发育、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多摄入鱼肉可降低成年人脑卒中、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但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皮肤科医生易梅提醒:

要选择新鲜的海鲜。在购买时,可以通过观察海鲜的外观、气味和触感来判断其新鲜程度。新鲜的海鲜通常颜色鲜艳、气味清新,触感紧实有弹性。如果海鲜出现变色、异味或触感松软等情况,则说明已经不新鲜,应避免购买。要从正规渠道选购新鲜的海鲜,避免选购来源不明的海鲜。

烹饪海鲜前一定要将其清洗干净。采用蒸、煮、炒、熘等方法烹饪,加热足够的时间,彻底杀灭有害微生物。不要盲目生食海鲜。同时加工海鲜时应戴手套处理海鲜,避免与海鲜直接接触,减少感染创伤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的风险。要做到生熟分开,处理生食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并及时清洗和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在烹调加工结束后,对台面、容器、厨具等进行清洁,防止交叉污染。

现买现吃是食用海鲜的最好方式。海鲜隔夜后会产生大量的蛋白质降解物,人食用隔夜海鲜易损伤肝、肾功能。不建议食用隔夜海鲜。

吃海鲜时,可以搭配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或水果,如西红柿、青椒、橙子等。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海鲜中铁、钙等矿物质的吸收,同时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此外,还可以搭配一些粗粮或豆制品,以提供全面的营养。需注意饮食平衡,不可贪吃。

食用海鲜后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以及皮疹、呼吸困难等疑似过敏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海鲜虽美味,但特殊人群一定要慎吃海鲜。

一是过敏人群。海鲜中的异种蛋白诱发过敏症状。海鲜过敏的原因是由于海鲜中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这些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化学介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抗体抗原共同作用,人体就表现出过敏症状了,所以,过敏体质的、有皮肤病的、哮喘的人群都应该注意。如是过敏体质,首先应选择以前食用过但未过敏的海鲜;首次食用某种海鲜时,应先少量进食,再观察身体反应,不可贪多。

二是痛风患者。海鲜的鲜美味道主要源于其丰富的嘌呤,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来说,需严格限制,如大量饮酒会使得嘌呤加速生产尿素,且抑制排泄,诱发痛风。

三是消化功能差的人群。海鲜属于寒凉食物,对于消化功能差的老人、小孩和胃肠道疾病患者来说,大量食用会加重胃肠道负荷,容易产生腹痛、腹泻,最好一次不要大量食用。

四是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人群需严格限制碘的食用。贝类、虾皮等海鲜的含碘量较高,经常食用可能会加重甲亢症状,引发症状复发。

南方+记者 林露

通讯员 黄勍 陈海洲

编辑 陈文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