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城”人文展来了!给炙热珠海带来青藏高原的清凉

南方+

8月13日,“藏北明珠  耀跃湾区”——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民族融合人文展·珠海站展览在金湾区图书馆启动。展区设有摄影及儿童绘画作品展示、尼玛县文旅体验等板块,通过图文、语音等将“日光之城”壮丽的自然风物与优美的人文故事立体展现,引导读者走进藏区牧民的生活,促进高原和大湾区两地读者的交流与交融。

尼玛,是藏语里“太阳”的意思。位于西藏北部、平均海拔5000米的尼玛县,被当地人认为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座“日光之城”坐落在羌塘高原腹地“大湖盆”的中心,是西藏最“年轻”的县城。金湾,位于珠海市的西南部,区位临海,海湾众多。这里是珠海早期海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珠海最年轻的行政区,被定位为珠海市西部城市中心。

从藏区到湾区,高原之风吹向温暖海岸,藏北美丽太阳之城与湾区西岸活力新城相遇,也给夏日里炙热的珠海一点来自青藏高原的清凉。

“尼玛县面积达到了7.56万平方公里,有44个珠海市这么大;尼玛县的海拔普遍达到4000多米,比我们在珠海看到飘在几百米天空中的云朵还要高出好几倍。”启动仪式上,中央第十批援藏干部、那曲市委副秘书长、尼玛县委副书记孙鹏用这样饶有趣味的对比,道出了两地的地理差异,也把在场大小读者的思绪带进了神秘的雪域高原。

此次展览,通过镜头的记录和孩子的画笔,将尼玛县的山水、草原、生灵、民风、物质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到了金湾区图书馆。作品里,既然有广袤的高原丘陵、山间湖盆、草原荒漠,也有雄奇壮丽的雪山、明净清澈的湖泊、苍茫辽阔的草原。通过神奇瑰丽的画面,引导读者认识藏北高原上的“日光之城”,了解古老神秘的象雄文明和藏区牧民的生产生活。

展览共分为五个板块,以镜头、图画、文字、语音、文化体验等形式为媒介,将“日光之城”壮丽广阔的自然风物与优美动人的人文故事立体展现。其中摄影作品展示分为“经济发展”“自然风光”“遗址遗迹”“野生动物”和“人文民俗”五个类别,在现场展陈以“藏族五色”进行分区。

此次展览还首次展出了来自尼玛县中小学孩子们的62幅画作。作品描绘了孩子眼中尼玛县的高原风光和可爱生灵,还有尼玛县人民日新月异的生活图景。在尼玛县文化科普及展览阅读角,通过展板和多媒体视频,展示尼玛县文旅宣传视频及藏语谚语,让读者了解尼玛县的风土人情和藏族语言文化。此外,现场的藏族文化体验内容还展示了当地牧民传统的手工制作的工艺品、佩饰和工具等。

在互动板块中,两地读者进行诗歌共创,以太阳、高山和海洋为主题,现场创作诗歌,并将诗笺装点,与尼玛县的藏族同胞一起,绘就一本关于自然和风物、关于高原和湾区两地人民友谊的“大地之书”。“童绘山海”两地儿童艺术共创则由金湾区和尼玛县两地孩子共同完成,孩子们用代表太阳和海水的颜色进行绘画和创作,“童”画山海情谊,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据悉,此次活动由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人民政府、珠海市金湾区图书馆共同主办,展览将持续到9月8日。

采写:南方+记者 董谦君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

编辑 刘梓欣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