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大号地铁开通后,肇庆鼎湖这些“宠儿”爆红!

肇庆发布
+订阅

湾区大号地铁开通后的

首个暑假鼎湖山景区有多火?

用数据说话!

在2024暑期大湾区热门景区中

其排名TOP2

络绎不绝的游客到来,

让鼎湖山景区持续爆火,

但火的不止鼎湖山,

还有鼎湖那些

可可爱爱、“食过返寻味”的

“鼎湖鹅”

在鼎湖,

“鹅”是一种广受大众喜爱的美味食材,

它的地位不亚于广东人对“鸡”的追求。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除了舌尖上对传统风味的追求外,

它还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

高质量的蛋白质

鹅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和组织修复。其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所需比例,被视为全价蛋白质来源。

低脂肪

鹅肉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尤其是其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如亚麻酸等,这些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丰富的营养素

鹅肉还富含维生素B6、B12、铁、锌等营养素,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

温性食物

中医认为鹅肉是温性食物,有助于驱寒保暖和调节肠胃功能。

预防疾病

鹅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保护血管健康,对高血压患者有好处,并能预防和治疗感冒咳嗽,对癌症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永安镇江溪村的养鹅户邓伯,

有着超过半个世纪的养鹅历史,

主要经营成鹅(大鹅)、鹅苗和鹅蛋。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据邓伯介绍,

他养鹅已经50多年了,

一直以来主要以谷物喂食为主,

这样养的鹅比起食草的

营养更丰富、口感更好。

这两年养殖场的效益很好,

连年上涨!

大半辈子的守护与养殖,

邓伯与鹅已酿成浓厚的情感。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鹅是一种非常爱干净的动物,

养殖环境必须有水,

且是水质较好的水域。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记者现场看到,

养殖场棚户与池塘相连,

在40℃的高温下

养殖棚内也没有明显的腥臭味。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下午5点,

准点开餐的大鹅们吃饱喝足后,

纷纷到池塘游泳洗漱,

等待夜幕的降临。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在鼎湖像邓伯一样的

养鹅户远不止一家,

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和地理环境,

正是“好山好水出好鹅”!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人不但会养鹅,

在“吃鹅”这件事情上,

也可谓是“智计百出”,

他们认为鹅的每一个部位

都应该有不同的“打开方式”。

经过“吃货”们多年来的不懈探索,

于是便有了“一鹅六味”的绝妙吃法。

“肥仔记”餐饮创始人陈永林:要做“一鹅六味”,选取的鹅特别讲究,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采用养殖三四年约八斤重的大母鹅为最佳。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为了满足食客们味蕾上的享受,

每个下午,

后厨都是一番刀光剑影,

“砍、切、剁、削、剃、拆、卸……”,

师傅们十八般武艺尽出。

丰满健硕的鹅肉,

瞬间便被师傅们特殊的“刀路”

切成了晶莹的薄片。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拌上红枣、枸杞上锅蒸煮,

撒上葱花,

一道爽滑“弹牙”的

红枣杞子蒸鹅肉片便做好了。

还有一道七彩炒鹅肉丝,

取鹅胸肉切成丝,

辅以芹菜、酸菜等配菜爆炒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曦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曦 摄

撒上白芝麻、炸粉条,

“啖啖”鲜香。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比起肉墩墩的鹅身,

鹅翼和鹅掌这种肉少的地方

似乎显得不那么吸引,

毕竟肉少还有一堆骨头。

但你千万不要以为

鹅掌鹅翼只有当配角的命,

鼎湖人将鹅掌和鹅翼一起炖煮,

淋上特调的芡汁,粥底吸饱了肉汁,

一口鹅肉一口粥,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谁还敢轻视它?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鲜”是只有中国人

才懂得并孜孜以求的味觉体验。

“鲜”既在“五味”之内,

又超越了“五味”,

成为中国饮食最平常

但又最玄妙的一种境界。

对于动物内脏,

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腥!

当鹅杂与芥菜、洋葱等配菜

发生了奇妙的反应后,

一道鲜爽的美味就这样诞生了!

爽口的鹅杂,

吸饱了精华的芥菜,

吃一口,鲜香四溢。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有一种爱叫作

“爱你,就连骨头都不放过!”

当一只“鼎湖鹅”只剩下骨架时,

一道药材炖鹅骨汤,

再次令人喝得“桀桀有味”。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最后当然少不了

在南方永远不会缺席的“米饭”!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

鼎湖人从来没有把自己

束缚在一种食品清单里。

人们怀着对味觉的理解,

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灵感。

凤凰镇的客家人对吃鹅

就有了不同的见解——客家碌鹅

客家人饮食喜咸香重口,

在经过秘制酱料的洗礼和火的升华,

鹅肉与油脂充分混合转化,

劲道的肌肉变得软嫩而充满胶质,

还带有一股酱油的鲜香,

撒上葱花、芝麻,

一口下去,口腔里汁水四溢。

在城区,

还有一种古法鹅煲的吃法也是绝妙。

偌大的砂锅放在餐桌上,

用小火慢慢加热,

鹅的香味随着温度的增加慢慢四溢,

品其味,鹅肉肥美,

汁润香浓,口留余甘。

鼎湖人将鹅吃出了一个新的高度,

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

它们打造出的风味

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

你难道不想尝尝吗?

来源:鼎湖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