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河源市源城区东埔街道某出租屋发生一宗因电动车引发火灾致2人死亡的安全事故。随后,河源市消安委与河源市安委办联合出台《源城区出租屋(自建房)、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百日攻坚”整治方案》,对辖区内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违规停放活动进行整治,整治时间为2024年4月12日至7月18日。
如今,“百日攻坚”整治已经结束。记者通过源城区消防救援大队了解到,源城区各乡镇(街道)在辖区内各自开展了出租屋(自建房)、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百日攻坚”行动,一方面对重点场所进行排查整治。另一方面积极借助条幅、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消防安全知识,力求切实改善源城区出租屋(自建房)、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状况。
行动以来,源城区各乡镇(街道)共开展集中夜查行动12次,共出动1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场所2万余家,发现各类隐患4162处,现场整改隐患2831处,下发整改通知书1331份,关停、处罚、查封单位20家,进行“拆窗破网”1146处,清理疏散通道2927条,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1.3万余辆。
“百日攻坚”整治的实际效果如何?南方+记者再次进行了走访。
电动车违规停放问题基本解决
相较于上次走访时发现“凡是开着的入户门内大多有停放电动车”的情况,如今电动车入户的情况少了许多。上次走访时,有市民提到,电动车入户停放有避雨的考虑。如今即便是下雨天,大多数居民也会把电动车停在门外。
雨天,大量电动车停在自建房外。
“通过街道和消防的工作人员宣传,电动车入户的情况大大减少了。就算有,同一栋的住户也会出面阻止。”红星东路拆迁安置点居民江先生说,有人图方便,大多数人图安全。
记者走访凯旋国际小区时了解到,为了杜绝电动车入户,物管已不允许将电动车开进小区,而在小区正门外设置了电动车集中停车棚,并配备了充电桩,4个停车棚可供8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
华达凯旋国际外设置了4个电动车充电棚,设有80个充电口。
记者还注意到,在微信小程序搜索电动车充电桩,有若干小程序可供用户选择,扫码或输入充电桩编码即可进行充电,源城区辖区内已有大量充电桩。源城区消防救援大队表示,整治行动以来,已建好充电点90个,充电桩149个,充电插口1515个。
充电桩收费较高,仍有少量电动车进楼入户
集中停放+充电+遮雨,既方便了市民又保证了安全,但也有部分居民持有不同意见。
“设施虽然方便了停车和充电,但价格却贵了很多,物业群内有多名住户反映这个问题。”凯旋国际住户李女士表示,充电6小时3元的价格相较于小区内充电桩,翻了一番不止。做代驾的谢师傅则表示,充电桩的便利性不足,又因价格较贵,有时索性不充电。
充电桩小程序显示,大部分电动车充电桩充电6小时价格在2—3.5元之间,越高充电功率,价格也越贵。
此外,虽然电动车进楼入户现象得到明显遏制,但记者在走访中仍发现少量电动车入户现象,有些甚至堵塞消防通道。有部分市民认为电动车起火是小概率事件,并不在意。
7月25日摄于建星街附近出租屋过道。
采访手记
应从“百日攻坚”迈向长效安全
“百日攻坚”虽已结束,但源城区电动车消防安全长效保障之路才刚刚开始。
通过连日来的走访、记录,笔者认为,源城区的“百日攻坚”是有成效的,电动车违规入户停放的情况已少了许多。然而,仍然有少数市民对电动车消防安全问题不以为意。源城区该如何将“百日攻坚”成果转化为长期的安全保障?
首先,电动车入户停放和电池违规充电,往往源自于市民对经济、便捷与财产安全的需求。源城区相关单位应从市民实际需求出发,如建设更多便捷的电动车停放点、增加电动车充电桩、调整充电费用,进一步惠民、便民、利民,也许市民会更愿意规范停放和充电。
其次,源城区相关单位应更加重视官方媒体的宣传和导向作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渠道,让电动车消防安全意识更加深入人心,使之成为社会共识,源城才会更加和谐与安全。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王嘉豪
【海报来源】 广东消防
南方+ 王嘉豪 拍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