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我们容易感到迷茫与不安,仿佛被无形的迷宫困住,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与幸福。
但阿德勒有句名言:“再难的迷宫也有出口。”一旦你找到出口,过去的弯弯绕绕,就不会再令你内耗了。
阿德勒这位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近年备受推崇,介绍其核心思想的图书《被讨厌的勇气》《自卑与超越》更是全球畅销。
近日,《迷宫总有出口: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人生哲学课》一书出版,聚集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所涵盖的智慧:自我成长、爱情婚姻、亲职教育、情绪认知、人际关系、生活智慧……还收录了阿德勒语录100条、古典阿德勒学派心理治疗师曾端真教授语录100条。
如果你感到焦虑、郁闷,翻开这本书,也许能帮助你走出这些情绪,得到豁然开朗的人生启示。
开启生命风格探源之旅
书名:《迷宫总有出口: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人生哲学课》
著者:刘超
出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6月
定价:58.00元
包邮价:45.00元
作者简介
刘超,阿德勒学派心理咨询师,阿德勒心理学“生命风格探源”课程研发者,广州益言乐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师从古典阿德勒学派心理治疗师曾端真教授,专注于阿德勒心理学研究。
专家推荐
刘超从他自己的故事以及来访者的故事中,得出做心理咨询的感悟——迷宫总有出口。——曾端真(古典阿德勒学派心理治疗师、阿德勒学派权威学者)
阿德勒心理学像一剂良药,为当下社会所需。本书案例均为刘超老师应用阿德勒心理学进行督学的实践,理论部分也融合了他少年求学、成年创业、青年求智、如今从教的心路历程与生命体验,值得大家反复阅读!——欧阳清(广州市博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是怎样的机缘让刘超从经营一家实业公司转去研究阿德勒心理学?这本书会告诉您答案,您能从中感受到阿德勒心理学的独特魅力,以及刘超的思维升华带给我们工作、生活和人生的启迪。——陈力滔(广东力王厨房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知迷不迷,走出成功人生。本书用最简单的语言、最朴实的道理,让读者顿悟。——梁立庚(广州长保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对阿德勒心理学十年的学习,令刘超从一名普通上岸商人变成能够解读你人生烦恼的良师。让我们跟随刘超走进阿德勒的世界,打开智慧之门。——百合姐(资深自由写作人)
我与刘超携手传播和推广阿德勒心理学,让我们的后半生更有意义。我们愿意让生命更灿烂发光,愿读者从我们与阿德勒心理学相遇的故事中获益。——黄开惠(阿德勒学派专业心理师)
精彩书摘
改写自我命题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永恒不变的,而是可以由自己的意志决定的。只要你愿意,性格随时随地可以改变。——阿德勒
探索生命风格的起源犹如一场冒险之旅。熟悉的情绪让人有操控力,如果放下熟悉的情绪,就可能会陷入不确定感的焦虑。幼年时期构建的人格原型是人格发展的坚固基石。回顾儿时的自己,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有人认为阿德勒否定了童年创伤,但这实际上是一个深深的误解。阿德勒强调,童年创伤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我们对这些创伤的解读则是主观创造的结果。
父母的困惑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听我们的话,就要先成为一个让他愿意听我们话的人。——阿德勒
为什么这个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
为什么这个孩子会如此叛逆?
为什么这个孩子如此懒惰?
为什么这么聪明的孩子会做这么傻的事?
上述的困惑,是众多父母都常有的。他们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却不清楚其背后的原因。
阿德勒强调,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行为、思考、情绪情感都是一体的,我们不能单一地从行为的表象去思考和判断,行为是个体内在的主观诠释。
我们需要以孩子的眼睛去观察,以孩子的耳朵去聆听,以孩子的心灵去感受。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以下问题:孩子究竟在想些什么?孩子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孩子正在追求哪些优越目标?又在逃避哪些自卑的情绪?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孩子潜意识心灵的运作,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含义。
情绪是宝贵的资产
我们不应该受情感支配,而要善用情感,绝大多数情况下,情感的出现其实是为了操控对方,让对方按照我们的期待和愿望行动。——阿德勒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管理和控制情绪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但这种控制往往只是暂时性的。情绪或许可以暂时被压制,但它依然深深植根于潜意识中。当个体再次面对引发情绪的事件时,这些情绪可能会再次迸发出来。因此,要彻底解决情绪问题,就需要对情绪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有效的抚慰。
曾端真教授指出:“如果自卑感没有得到疗愈,情绪未获得健康的平复,则将长期滞留并形成自卑情结,并产生症状。如果情绪得到正确的回应与抚慰,便能通过健康的历程来恢复平静。”阿德勒认为,发展健康的情绪历程必须有足够的社会情怀作为基础。
调整生命风格
人生态度对一个人的性格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意识到性格上的错误, 人才会试图去改变。——阿德勒
如果你在开车上班途中遭遇堵车,心情有些焦虑,等待红绿灯时,突然有人准备插队,你会如何应对?
一位女学员和一位男学员分别回答。女学员表示:“我会让他先过去,然后再继续前行。这样可以避免冲突,避免给自己带来麻烦。”男学员则说:“我不会让他插队,大家都应该遵守规矩排队。我不会纵容这种不文明的行为。”
堵车时的不适感可以用自卑感来解释,这种自卑感会触发情绪,进而促使我们采取行动,追求优越感,即尽快通过堵车路段。相同情境下,不同个体展现的行为模式各异。为何如此?原因在于每个人的心理活动、生命风格和生命故事都独一无二。
阿德勒指出,这种一体性生命风格的形成与个体的生命故事及成长历程紧密相连。
本书目录
第一讲 阿德勒心理学与自我成长
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因此,我们要去理解他们,这是社会关系的基础。——阿德勒
第一节 虚构的世界
第二节 自我命题:人从何处来
第三节 改写自我命题:人往何处去
第四节 万事皆取决于观点
第五节 独特性:你我皆是独一无二
第六节 主体性:你的人生你做主
第七节 人性就在潜意识里
第八节 自卑感从何而来
第九节 超越自卑的方法
第十节 社会情怀:走出自我的封闭圈
第二讲 阿德勒心理学与爱情婚姻
爱情本身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爱情有各种不同的样貌。唯有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打下了“合宜的平等根基”,爱情才会走上正途,婚姻才能成功。——阿德勒
第一节 带着爱出发
第二节 婚姻是爱情的极致表现
第三节 生命风格与婚姻
第三讲 阿德勒心理学与亲职教育
父母需要尽早地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生命风格,孩子在成年后才能更好地去承接他的人生任务。——阿德勒
第一节 父母的困惑
第二节 理解孩子的偏差行为
第三节 宠溺与威权
第四节 父母的任务
第五节 原生家庭与教养模式
第六节 家庭生命的成长周期
第四讲 阿德勒心理学与情绪认知
我们只是利用情绪,而不应被情绪推动,受它支配。我们不能期待别人随时体察我们的情绪,沉默换不来别人的帮助,如果我们需要帮助,就要用语言表达出来。——阿德勒
第一节 情绪是宝贵的资产
第二节 发展健康的情绪历程
第三节 做情绪的主人
第五讲 阿德勒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个体只有在拥有足够的社会情怀时,才能正确解决自身问题,因为所有错误都源于缺乏社会情怀。——阿德勒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社会情怀
第二节 人际关系与童年印记
第三节 社会情怀与亲子关系
第六讲 阿德勒心理学与生活智慧
当我们开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时,世界不一定会因此发生改变,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去做,事情只会朝着更加糟糕的方向发展。——阿德勒
第一节 目标是行为的基本动力
第二节 用智慧渡过人生的危险困境
第三节 提高心理容忍力助成功
第四节 调整生命风格,改变行为模式
附录一 听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附录二 自我疗愈历程
阿德勒语录
曾端真教授语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长按识别二维码,享微店优惠购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