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110多个县域!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点赞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今年暑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下称“广外”)约6000名师生组建成560支实践队,深入广东省21个地市110余个县域开展“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外共青团力争将“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做成青年思想引领的大场域、磨炼青年本领的大熔炉、打造青春建功的大舞台,学校多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称号。不久前,广外在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挂牌成立了“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助力学校“双百行动”开展,目前已有301个实践队伍与县域成功结对。

这个暑假,来自广外的实践队伍正奋斗在田间地头。一起感受他们的风采,为青春力量点赞!

为广外“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点赞吧!(可多选) 1.广外“飞天寻梦”实践团(校团委) 2.广外“一江两岸”实践团(校团委) 3.广外“如英随行”实践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4.广外“红文筑梦”实践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5.广外“寻迹”实践团(经济贸易学院) 6.广外“同心益田”实践团(经济贸易学院) 7.广外“侨乡邑梦”实践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8.广外“雷欧Leo”实践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9.广外“‘芋’后春笋”实践团(商学院) 10.广外“研耕共兴”实践团(商学院) 11.广外“红韵乡行”实践团(会计学院) 12.广外“‘飞鸟’义教”实践团(会计学院) 13.广外“揭冀”实践团(金融学院) 14.广外“星火虹推”实践团(金融学院) 15.广外“西语筑梦”实践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16.广外“西遇乡途”实践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17.广外“‘泰’有心”实践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18.广外“瀚海筑梦”实践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19.广外“‘坪’步青云”实践团(日语语言文化学院) 20.广外“沐光而行”实践团(日语语言文化学院) 21.广外“望来路,向新程”实践团(亚非语言文化学院) 22.广外“慧炬雅集”实践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23.广外“普歌凤城”实践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24.广外“灯塔引航”实践团(法学院) 25.广外“法苑聆心”实践团(法学院) 26.广外“夏日春生”实践团(国际关系学院) 27.广外“白杨”实践团(国际关系学院) 28.广外“Culture Wanderers”实践团(英语教育学院) 29.广外“鹰击长空”实践团(英语教育学院) 30.广外“红码先锋”实践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31.广外“安颐盛放”实践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32.广外“心海领航·桂头情暖”实践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33.广外“探川”实践团(高级翻译学院) 34.广外“粤韵留传”实践团(新闻与传播学院) 35.广外“风起‘潮’涌”实践团(艺术学院) 36.广外“‘乡绘’绿美瑶乡”实践团(艺术学院) 37.广外“青春筑梦”实践团(数学与统计学院) 38.广外“乡野新颂”实践团(数学与统计学院) 39.广外“青年理‘响’”宣讲实践团(马克思主义学院) 提交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飞天寻梦”实践团(校团委)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飞天寻梦”实践团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精神,在冯如的故乡广东江门市恩平市牛江镇,以创新的短视频形式,结合历史与现代,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队员们设计历史“名场面”转场,在视频中将冯如的生平照片、经典历史瞬间与当代青年的身影巧妙融合,同时用活泼欢快的方式科普冯如故事和航天文化,呈现冯如的精神品质和恩平牛江的文化底蕴。

目前,团队制作的视频登上视频号“广东共青团”“恩平共青团”和“广外青年”平台传播,累计播放量过万。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江两岸”实践团(校团委)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江两岸”实践团深入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杨溪村,就红七军文化传承、红色旅游发展等课题进行实地调研。此次调研旨在发挥红七军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文+旅”项目模式落地生根,助力乳源旅游业发展。

杨溪村作为红七军文化的重要据点,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调研期间,实践团与村支书就红七军文化传承、培养导览讲解员、发展红色旅游业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外,实践团在杨溪村内举办了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户外宣讲等形式,向村民们普及红七军历史与革命精神。接下来,实践团将积极助力杨溪村红七军文化历史展馆建设,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新路径,为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如英随行”实践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如英随行”实践团由十三名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学子组成,通过“双语+非遗”模式,促进广绣跨文化传播,助力非遗文化再焕光彩。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深入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升平社区,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曾剑仑和曾剑琴、拍摄绣品缝制技艺、深度挖掘广绣传承背后的故事、运营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帮助更多人了解广绣的发展历史,品味广绣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底蕴。

实践团实践成果丰富,制作了“绣韵风华”系列广绣宣传双语纪录片和发布“走进升平社区广绣协会”双语推文等,各平台浏览量累计破万。实践团将继续创新形式,让更多人走进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红文筑梦”实践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红文筑梦”实践团主要由广外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的学生组成,秉承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宗旨,深入禾洞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实践团深入乡村,通过访谈革命老兵、入户调研等形式,获取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实践团制作了当地的红色文化专题视频,同时开展了“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及“全球视野拓展”义教活动,通过讲座、手工活动等形式让红色基因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此外,实践团还关注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收集了50份问卷,撰写了2份采访稿,并实地考察当地禾洞镇茶产业基地,为涉农企业提供绿色发展策略,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寻迹”实践团(经济贸易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寻迹”实践团由广外经济贸易学院于2022年牵头成立。三年来,实践团带头组建“大学生+村民”助农直播团,揭牌成立校地电商创业孵化实践基地,发展乡村农产品网络销售。今年暑期的直播总时长达6.5小时,获赞量超110万次,单场观看量均超2000人次,累计为当地增收近4万元。

实践团成员还把科研项目带到乡村,采用组团式入户调研、走访政府、企业和种植基地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把经济学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共产出5篇调研报告,为助力韶关始兴农产品持续“出圈”提供建议。实践团将持续挖掘韶关始兴林下经济高生态价值经济作物,发挥经管学科专业优势,助力乡村实现电商促销农产品、电商助力“百千万工程”。

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同心益田”实践团(经济贸易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同心益田”实践团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号召,借助深中通道优势,与中山市五桂山街道办、桂南文旅合作打造“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品牌活动——绿美生态集市暨广深港澳创业青年生态市集。

生态市集秉持绿色环保的设计原则,累计招募50名余名广深港澳摊主,吸引超过1400名广深港澳游客;相关宣传产品互联网点击量破万,并获得多家省级媒体报道关注。

目前在学校的支持下,团队已在当地建立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基地,并于2023年获评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省级重点团队、省级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

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侨乡邑梦”实践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侨乡邑梦”实践团与广东华侨博物馆合作,围绕结对单位——开平市赤坎镇,聚焦当地红色侨乡文化,以“循开平红色兴邦迹,焕侨乡逐梦强国路”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实践团联动广东华侨博物馆,深度“校馆合作”,开展系列活动,打造创意性红色文旅IP,运用新媒体进行海内外多语联动传播。

实践团形成了多项成果:产出一篇高水平调研报告,拍摄一系列多语侨乡宣传视频,推出一个侨乡主题沉浸式“剧本杀”,设计一条红色精品文旅路线,举办首个“沉浸式情景课堂”,开展“送展下乡”文化共享系列活动,联合媒体进一步宣传了开平赤坎镇文旅建设。

8.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雷欧Leo”实践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雷欧Leo”实践团走进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必背镇,围绕必背镇的绿美建设、非遗发展路径探索及文旅资源的开发宣传等方面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分别通过茗溪农庄改造、村民庭院景观设计、瑶茶包装设计和环保宣传方案设计等为必背文旅发展建言献策。

实践团创新必背镇非遗发展路径,以主题美甲和动漫IP的形式创新传承瑶药文化,通过宣传视频和宣传册推广瑶绣和瑶茶文化。团队创新性建立“政府、村民与下乡青年三位一体”的文化保育模式,通过文旅宣传视频、多语导览手册和文创设计品留存古镇记忆,焕发古村落时代价值。团队同时为必背镇儿童设计了特色双语义教课程与相应的文化实践活动,将新知识带到大山深处的儿童身边。

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芋’后春笋”实践团(商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芋’后春笋”实践团成立于2023年4月,是一支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品牌项目团队。

实践团深入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阳陂村,以“党建+”与“互联网+”双轮驱动的模式赋能当地香芋产业发展。团队打通多领域销售推广渠道,推进 “互联网+”种销体系的建立与畅通;以“党建+”探索落实香芋产业提质增效方案,探索以三产融合发展带动村集体村民的增收路径。

实践团创意性地设计了“香芋+瑶族”特色IP——“桂小芋”,以此作为阳陂香芋品牌化、年轻化的重要载体。此外,实践团在阳陂村开展助农直播,共开展4次直播,累计获超6万的点赞量。

1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耕共兴”实践团(商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耕共兴”实践团充分发挥广外商学院的特色优势,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团队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对国泰村当地产业的了解,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实践团致力于中国热带农业研究院(广州站)的宣传,为当地的可可树、香草兰、咖啡树等农作物设计独具特色的IP,推进特色农产品包装创新升级。

同时,成员们注重当地产品的销售转化,协助当地运营商品销售小程序,增加商品曝光量、点击量和销售量,他们还结合自媒体传播覆盖面广、速度快等优势,制作短视频、撰写优秀文章、发布图文,将国泰村特色IP打出市场。

1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红韵乡行”实践团(会计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红韵乡行”实践团致力于为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进行农文旅调查及规划宣传。

队伍实地走访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内6个旅游景点和4个典型村落,并对当地旅游项目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各景区和村落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帮助政府设计旅游路线,并对镇内农文旅发展提出新思路、新模式。

与此同时,队伍利用无人机和专业相机拍摄并制作出特色宣传视频和推文,将一六镇山青水绿的风景特色、安逸舒适的宜居环境和丰富农产品、客家特色美食产品充分推广,向广大游客展现一六镇的独特风情。

1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飞鸟’义教”实践团(会计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飞鸟’义教”实践团成立于2023年3月。2023至2024年,队伍连续两年在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五山中心小学开展乡村暑期课堂。

实践团开设了六大课程类别——“爱自己”“爱他人”“爱家国”“新观念”“新学科”“新财商”,共设计课程58门,活动10场。队伍引入多元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财商教育等多项教育服务。

其中,队伍发挥广外会计学院特色,连续两年设置“财商日”,为同学们带来财商课程与财商实践活动。今年该队伍开发“财经早餐”栏目,以说相声的方式为孩子们解释财商知识。此外,队伍联合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中国),引入VR设备,以科技助力乡村教学。乡村暑期课堂共服务小学生90余人,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1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揭冀”实践团(金融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揭冀”实践团由广外金融学院本科学生组建,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以社会实践与调研为基础寻找塘埔村未来发展的新途径,向外界宣传塘埔村的文化及旅游景点。

实践团连续三年前往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凤美街道塘埔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中以绿美广东与金融知识为素材,制作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及宣传传单并带入塘埔村卢前小学。

此外,成员们以“绿美乡村,你我同行”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课程,培养了孩子们对环境保护和乡村振兴的认识与实践能力。队员们成功将社会实践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促进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

1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星火虹推”实践团(金融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星火虹推”实践团开发创作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将产品推广到学校、乡村红色旅游景点等。

由香港籍学生建立的“星火虹推”实践团连续三年前往韶关乳源桂头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共六批次实地调研50余天,挖掘出许多珍贵一手资料。在调研的基础上,制作了《红七军:粤北行迹》兵棋,并将其带进桂头镇中小学。

同时,团队深度参与红七军临时指挥所展馆的搭建,根据史实地貌设计仿真沙盘,3D展示红七军粤北行迹。最后,团队组建了星火虹推宣讲团,在当地举办了多场宣讲会。

未来,团队将继续研究探索粤北地区的红色旅游融合路径,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助力“百千万工程”。

1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语筑梦”实践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语筑梦”实践团由广外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团委组织。

实践团在实践中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对接揭阳市榕城区西马街道办事处,以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实地考察、现场访谈等形式,调研当地特色鲜明的许氏宗祠文化、揭阳非遗狮舞、传统非遗手工风筝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探索新时代古建筑文化遗产如何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西马街道的未来发展提出实质性建议,获当地充分认可并开展行动。

此外,团队结合当地特色非遗文化、传统习俗,正在为揭阳市西马街道拍摄一部特色文旅宣传片。

1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遇乡途”实践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遇乡途”实践团汇聚广外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师生智慧,以12名青年学子为核心,携手2位资深导师,深耕乡村服务领域。团队携手同学院的巧绘心语志愿服务队,为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绘制特色墙绘,点亮乡村红色文化,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

团队的探索成果不仅荣获2024年攀登计划省级立项,更在“挑战杯”竞赛中获得斩获院级一等奖、校级三等奖等荣誉。服务期间,团队创作出旅游手绘地图、系列宣传视频及海报,累计贡献上百份高质量影像资料。

此外,团队实践获得国家级、县级、校级及自媒体平台多次报道,更有过半人数的成员荣获校级荣誉表彰。

1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泰’有心”实践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泰’有心”实践团由一群充满热情与创新精神的中国大学生与两位来自泰国的留学生组成,致力于探索非遗文化及用多语种讲好中国故事。

团队围绕“非遗羽毛画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拍摄多语种视频,并邀请留学生一同参与体验中国非遗羽毛画,对外传播羽毛画风采。

团队还深入了“百千万工程”重点提升村——惠州市惠环街道平南村开展调研,根据平南村实际,提出发展羽毛画非遗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可行性建议方案。目前,团队实践事迹及制作的羽毛画先导宣传片已被多个校媒平台报道和转发。

18.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瀚海筑梦”实践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瀚海筑梦”实践团由八名本科生和两名研究生组成,通过多语种宣传瑶绣,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以此促进乡村振兴和非遗传承。

实践开展过程中,团队将拍摄的视频、制作的推文等在抖音、小红书、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发布,浏览量累计过万;与各国留学生沟通翻译,制作多语种宣传视频,帮助当地的五色瑶企业实现创收。

目前,团队正在制作海外网站和小程序等,期望拓宽线上渠道销售瑶绣手工产品,促进当地企业发展,帮助绣娘实现指尖经济的转化。

1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坪’步青云”实践团(日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坪’步青云”实践团来自广外日语语言文化学院。

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调研,聚焦于沙坪镇特色农产品高山枣桃、油茶的商业化潜力挖掘。实践团还通过参与沙坪非遗“标藤酒”和“花生豆腐”的制作过程,以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非遗文创周边设计,同时以短视频的形式,在社交平台宣传沙坪特色非遗美食,介绍“标藤酒”“花生豆腐”从选材、处理到出品等一系列精细且复杂的工序。

目前,“坪”步青云实践团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推出了多个优质视频、图文等,全网总浏览量达到10万+。

2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沐光而行”实践团(日语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沐光而行”实践团是精通设计与绘画的多语种人才实践团。

为了更好地宣传阳江阳春市永宁镇横垌瑶族文化,团队结合时代所好和专业知识,为当地进行文创设计。成员们巧妙地将传统长鼓舞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入到各种文创产品中,创作出一系列既富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

其中,瑶族Q版人物设计以其可爱生动的形象赢得公众好评。该设计不仅保留了瑶族服饰的精髓,还通过明艳的色彩搭配,展现出了瑶族人民的热情与活力。同时,团队绘制多彩瑶乡地图,引导游客穿梭在瑶族村落的每一寸土地上,领略瑶乡别样风情。

2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望来路,向新程”实践团(亚非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望来路,向新程”实践团由广外亚非语言文化学院16名青年学子组成。团队以“发掘红色土地之韵,激发农业创新之力”为主题,深耕桂圩镇的农业与文化发展。

调研期间,实践团采取实地访谈和在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红色景区的互动体验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此外,举办游园会,设置红色展区宣讲当地红色故事,售卖桂圩镇特色农产品等,增强公众对当地文化的认同,促进文化与旅游业融合。

团队期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展现广外学子的青年风采,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

2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慧炬雅集”实践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慧炬雅集”实践团由20名成员组成,成员主要来自广外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团队成员普通话水平良好,对普通话推广、助力青少年成长以及丰富其课余生活具有极高的热情与兴趣。

队伍划分为宣传、义教、调研三个部分,通过“非遗体验教学与调研+数字传媒”的方式,开展系列活动课程,多渠道宣传中华传统非遗文化。

其中,义教组设置契合当地文化特色的课程,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准备教案以及相关教学材料。宣传组重在推广非遗文化教学与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通过参观月城舞狮基地,研究舞狮文化发展传承的现状,探索继续弘扬传统文化的路径。

2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普歌凤城”实践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普歌凤城”实践团致力于推广普通话和传承中华文化。团队教学组精心设计课程,涵盖发音、语法和口语练习,采用“剧本杀”“谁是卧底”等创新形式,提升当地学生的普通话应用能力、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组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如书法、漆扇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此外,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当地旅游景点和特色产业,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同时走访当地的腐竹、豆腐作坊,分析其发展现状及难点,撰写调研报告,为当地提供发展建议。

2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灯塔引航”实践团(法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灯塔引航”实践团由10名来自广外法学院的学生骨干组成,通过制作海报、案例手册等方式进行普法。

团队聚焦与农民利益相关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积极探索该法律在现实中的实施路径,助力法治建设。

2024年暑假,团队前往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开展活动,其中直播普法点赞量超过2.5万;依托乳桂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向超数百名村民普及农业生产中的法律知识;深入走访民法典公园、阳陂村,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法治建设现状。

2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苑聆心”实践团(法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苑聆心”实践团由广外法学院师生组成,重点关注青少年和妇女的权益与心理健康。

法学与心理专业相结合是该队伍的服务特色。团队深入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的多个村庄进行法治调研,联系司法所专业人员,采用访谈和问卷等形式了解青少年和妇女的具体需求,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活动,帮助他们提升法治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团队还特别重视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通过组织模拟法庭、普法摊位宣传等互动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司法过程,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同时,团队也不忘关注心理健康,与专业团队合作拍摄心理剧,传播心理知识,帮助青少年和妇女解决心理问题。

2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夏日春生”实践团(国际关系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夏日春生”实践团由广外国际关系学院10名本科生组成,为河源市和平县热水镇提供乡村公共服务。

实践团在当地开设了系列课程,课程设计融入国际关系专业特色,旨在深化儿童家国情怀,拓宽儿童全球视野,并重点聚焦红色文化宣传。此外,团队实地调研了省级森林城镇生态发展情况,为绿美广东贡献力量。

实践过程中,团队积极利用融媒体传播优势讲述实践故事,单条视频浏览量近十万,吸引社会各界对热水镇的关注,队伍事迹被当地县级媒体报道。

2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杨”实践团(国际关系学院)

为缓解“暑期孩童看护难”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杨”实践团前往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新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为期10天的公益手工课程,为推动构建充满活力的乡镇教育生态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以县镇问题为导向,与当地团委积极沟通,为解决当地义教形式单一、资源较少的难题出谋划策,最终采取手工教学的方式,针对性设计趣味剪纸、京剧头饰扭扭棒、泡沫网拓印绘画、团扇绘画等手工课程。队员们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了剪纸、团扇、京剧头饰等中华文化,同时注重引导儿童通过动手实践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8.广东外语外贸大学“Culture Wanderers”实践团(英语教育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Culture Wanderers”实践团致力于通过“乡村文化保育,农文旅融合”的方式,全方位赋能乡村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精准对接基地需求,成功策划河源市连平县内莞镇山角落四季农场改造项目,提升了农场吸引力与经济效益。

实践团积极响应内莞镇政府需求,策划并执行了内莞镇“趣莞集”营地夜市嘉年华暨推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的宣传方案,通过制作多个创意宣传视频与深度推文,赢得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转发,为当地“夜文化”的发展吸引流量。

实践团还深入挖掘连平县文化资源,拍摄制作多个景点宣传视频与推文,全面展示连平县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有效提升了当地景点的知名度。

2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鹰击长空”实践团(英语教育学院)

今年暑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鹰击长空”实践团前往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大埔中学,开展了为期7天的义教活动。

实践团创新性采用“五育并举”的课程设计模式,关注英语知识传授,重视品德培养、身心健康及审美提升。团队所开设的特色课程包括英语国家文化课、创意手工等,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经过本次义教,埔中学子提升了英语能力和素养,同时拓宽了国际视野、增强了法治意识、激发了创新思维。

3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红码先锋”实践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红码先锋”实践团由15名广外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同学组成,超1/3的队伍成员有过深入乡村的实践经历,经验丰富。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团队重点拍摄万亩稻田宣传视频以及开展下乡义教服务。

实践团在万亩稻田宣传视频的拍摄任务中,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视频脚本,前往实地调研考察,将园区特色融入宣传视频中。

在义教活动中,实践团结合专业背景开设多门特色课程,包括知识启蒙的计算机兴趣课、引发思考的物理化学实验、朝气蓬勃的体育课、趣味满满的团体小游戏环节等,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习到新知识。

3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安颐盛放”实践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安颐盛放”实践团成员来自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英德市横石水镇政府、镇团委的大力支持下,实践团深入街道,累计发放问卷200余份,组织助老课堂,为50位老人提供了贴心的服务。通过与老人们的深入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他们的真实需求,用真诚与耐心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调研中,实践团发现适老化概念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仍待加强。对此,团队成员倾听每一位老人的心声,记录他们的期望与困扰,尽己所能将关爱传递给更多乡村老人。

3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心海领航·桂头情暖”实践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盛夏七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心海领航·桂头情暖”实践团走进韶关市桂头镇的四个乡村,开展“宣绿、护绿、植绿”系列绿色实践活动,为提升县镇村绿美水平贡献青春力量。

田间陌上,实践团采取表演、绘画等方式,分别走进四个村子的106户人家,进行入户宣传和开展以儿童为主体的“绿美”宣讲活动。

此外,实践团以实际行动讲述“绿美”:在莫家村联合村民,冒着酷暑,全范围无死角地进行清扫保洁活动;为黄沙岭村中一户庭院进行改造和设计,队伍将庭院划分为八个区域,对各个区域进行了大扫除,并对各分区实行了共18处的精细化深度改造。

3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探川”实践团(高级翻译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探川”实践团致力于促进乡镇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帮扶过程中以实际行动彰显青年担当。

实践团重视寓教于乐,结合队员特长设置跆拳道、健身操等体育趣味课程,改善乡镇体育教育形式单一的情况。每日课程表都涉及体育安全教育和多方面心理教育,同时将课程与小游戏结合,趣味性十足,引导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此外,团队还在惠州市仍图中心小学举办关爱儿童夏令营,开设系列心理课程,涵盖自我认知、自信心培养和团队合作等方面,引导儿童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3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韵留传”实践团(新闻与传播学院)

7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了来自俄罗斯、秘鲁、委内瑞拉等八个国家的11位优秀留学生,深入广东八个特色县域,共同讲述广东高质量发展成就与乡村振兴故事。项目以外国留学生为视频主角,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展现广东的多元魅力与蓬勃生机。

即将在广外攻读语言学博士的俄罗斯留学生陈星乐,在海丰县亲身体验了虎狮文化的独特魅力。她亲手参与虎狮产品的制作过程,从纸扎到上色,每一步都让她深感震撼与喜悦,她表示,希望更多外国朋友来海丰感受虎狮文化。

接下来,实践团将继续结合学校国际化特色,发挥新闻学院学生的专业特长,更好讲述广东故事,彰显广外青年的风采。

3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风起‘潮’涌”实践团(艺术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风起‘潮’涌”实践团秉承艺术赋能产业的使命,面对潮汕传统文化承续与茶业推广的双重挑战,致力于发挥专业优势,打造一系列独具匠心的原创潮汕文创产品。

实践团以“艺术赋能茶产业”为桥梁,架接潮汕非遗和潮汕茶文化,专注于创新、美学和实用性,设计一系列茶包装,更好地满足潮汕茶产业对于包装更新换代和开拓年轻消费群体市场的需求,服务于潮汕非遗的传播和茶产业的高质发展。

实践团现已设计出一系列凤凰单丛茶精美茶包装,包含金漆木雕八仙系列、凤凰单丛茶嵌瓷风格系列、潮汕厝角头五行系列和潮汕花灯系列,获得潮州市茶产业促进会的高度认可与支持,同时也推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潮州市茶产业促进会达成建立实践基地的初步合作意向。

3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乡绘’绿美瑶乡”实践团(艺术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乡绘’绿美瑶乡”实践团队汇集艺术设计、经济贸易、教育学等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精准识别乡村发展中对美化环境与提升生活品质的迫切需求,以创意墙绘的方式,助力打造“绿美广东”样板乡村。

团队深入走访和调研,充分考虑乡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需求,在创意墙绘设计中融入绿美乡村概念,对阳陂村两处闲置粮仓进行艺术化改造。此外,团队通过绿色艺术课堂的形式,对乡村孩子进行绿美科普,提升他们的艺术技能。

截至目前,团队设计创意墙绘共计超800平方米,受益村民超过8万人,并帮助村民完成庭院改造,获得公众认可。

37.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春筑梦”实践团(数学与统计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春筑梦”实践团专注于运用新媒体手段,特别是短视频和直播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直播,团队成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直播间收获超过4000个点赞,达成一定成交额。此外,实践团为当地拍摄制作黄田地区特色农产品直播预告片,并精心制作了两部宣传视频,既展示黄田的自然风光,也聚焦当地的特色美食,全方位传播黄田魅力。

38.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乡野新颂”实践团(数学与统计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乡野新颂”实践团积极用好抖音账号平台,创新传承乡村特色文化,打响韶关乳源文旅知名度,助力推动当地经济与文化发展。

实践团通过多语言直播方式,开展乳源自然风光与文化魅力的国际化传播;打造瑶族特色康养旅游,精心策划出瑶医瑶药特色康养旅游路线,为游客带来独一无二的旅行体验。

3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理‘响’”宣讲实践团(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青年理‘响’”宣讲实践团由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宣讲能力的广外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组成,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讲活动,提高公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水平和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认识。

团队充分发挥广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在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和中堂镇开展了十余场理论宣讲活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外,团队深入村镇和企业进行深度访谈调研,了解麻涌镇和中堂镇的文化、经济等基本情况。

南方+记者 陈伊纯 实习生 欧阳婧

通讯员 吴怡 杨欣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肖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