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中国共产党惠东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惠州市副市长、惠东县委书记黎炳盛代表县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广文就经济工作作专题讲话,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惠东县为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提供应有支撑的实施方案》等文件。
回顾今年上半年,惠东县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经济发展答卷,5个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市第一。会议提出,将准确把握惠东在惠州打造新增长极大局中的使命担当,推动惠东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上实现跃升,谱写惠东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惠东县全力以赴拼经济、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动惠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图为惠东县城。
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8月8日,在位于白花镇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年产98万吨的广东领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动工。这家集增塑剂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落地产业园的项目一期投资近21亿元,达产产值近70亿元。
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园区之一,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的建设也为惠东县带来了重大机遇。近年来,惠东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产业园征地拆迁、配套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推动产业园形成“大招商、大开发、大建设”的良好局面,基础设施和公用配套日渐完善。
惠东县提出培育发展壮大新材料、制鞋、大数据、绿棋楠沉香等9个百亿级产业。图为位于惠东县的惠州新材料产业园。
目前,这座园区已落户产业项目26宗,总投资约376亿元;预计到今年底,6宗项目投产,16宗摘地项目全部动工建设。可以预见的是,惠州新材料产业园的提速发展,必将为惠东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直以来,惠东作为惠州的重要一域,区位优势明显,陆地面积为全市最大,海岸线全市最长,山水林田湖海资源丰富,大项目大平台集中,在落实新增长极四个定位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承担着重要任务,也面临着重大机遇。
梳理惠东的产业发展格局可以看到,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已成为新型支柱产业,女鞋制造业、现代农业、旅游业等传统优势产业,正加速向现代化、集约化、信息化方向转型升级。
今年上半年,惠东县工业投资167.9亿元、增长22.9%,增速居全市第一。如今,持续、稳定的工业投资力度,已经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全县工业发展的“蓄水池”不断扩容加储,夯实了工业高质量发展后劲。
惠东县某企业生产的女鞋。
对标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目标任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是惠东当前的不二之选。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报告提出,惠东将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狠下功夫,不仅要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浪潮,抢抓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风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也不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芽、长新枝、开新花”。
如何做到?报告提出,惠东将坚定工业强县不动摇,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用心用情做好企业服务,培育发展壮大新材料、制鞋、能源、大数据、电子信息、钢铁、渔业、绿棋楠沉香、旅游等9个百亿级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再上新台阶
北部山区生态资源殷实,但产业薄弱、发展滞后;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显著,但带动能力弱、传统产业效益不突出。城乡资源配置不协调、利用效率不高,是制约惠东山海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
对于惠东来说,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色和村的资源,强化陆海统筹和山海互济拓展经济纵深,加快把短板转化为潜力板,是破局的关键。这也恰恰是全省落实“百千万工程”的深刻内涵。
如今,惠东正坚持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25宗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完成投资约9.01亿元;12个镇84个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项目动工75宗、完工11宗;县域副中心规划研究取得初步成果。成功入选全国“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县,在白盆珠镇、宝口镇布局推进10宗支撑项目;与龙岗区、大亚湾开发区建立对口产业协作机制,并在龙岗区设立“反向飞地”……
全会报告提出,惠东将持续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上狠下功夫,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深入实施融深融湾行动,积极承接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优质产业和资源,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再上新台阶。
惠东县的绿棋楠沉香种植户在检查树木生长情况。
城镇扩容、交通互通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全会报告提出,惠东将推进县城扩容提质,加快“一城两街道”“双城一体”发展,推进县城背街小巷微改造、精提升,抓好路面、墙面、店面及“三线”更新维护,提升县城整体形象;支持深汕铁路、惠霞高速惠东先行段、广惠高速扩建等项目建设,推动稔平环岛高速巽寮互通至赤砂段建成通车,加快县城环城西路、江南大道南段及白云大道工程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在镇村建设方面,惠东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突出抓好“1+3+3”和“10+37+12”典型镇、村和重点提升镇、村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各镇村建设提质增效;同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抓好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田灌排沟渠、水塘清淤等工作,推动245个行政村全部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社会力量是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支撑。惠东还将深入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加强纵向横向帮扶协作,用好“双百行动”、大亚湾开发区等帮扶协作资源,并依托“惠东·龙岗产业协作服务中心”,探索发展“反向飞地”经济,建立完善产业转移项目库,广泛动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乡贤、港澳台同胞等力量,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百千万工程”的浓厚氛围。
相关
上半年惠东5项经济指标增速全市第一
日前,惠东县统计局公布了1-6月惠东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惠东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337.9亿元,同比增长3.1%。惠东全力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多项经济指标保持增长,实现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仔细分析惠东半年经济数据可以发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项指标增速全市第一。
上半年,惠东县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3亿元,增长8.9%。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4.0亿元,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5亿元,增长5.0%。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229.0亿元,增长2.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7.4%,两项数据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在消费市场方面,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1亿元,增长4.9%,比全市高1.3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单位中,有14类商品零售实现增长。其中,文化办公用品、中西药品、五金电料、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幅超过50%。
采写:南方+记者 乌天宇
摄影:南方+记者 梁维春 王昌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