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痣有风险,求美须慎重

南方+

人们俗称的痣,医学中称为色素痣或者黑色素细胞痣,一般可分为两种,即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的痣,即出生时就已经存在;后天性的痣,多在出生后至两岁时开始逐渐显现,青春期达到高峰,可谓有“痣”不在年高。

那么,我们身上的痣是如何形成的?又为何越长越多呢?

首先,长痣是人们身体常见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有痣,只不过是数量的多少而已,大家不必过于焦虑和惊慌。对于痣的成因目前尚不明确,通常认为痣的形成与人们的年龄、身体状态、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有以下几点:

身心状态不佳。如长期焦虑、精神压力过大等,会分泌大量促黑色素细胞激素,从而形成痣。若经常晚睡或熬夜、睡眠质量差、疲劳过度等,可导致身体机能受损,黑色素积聚于皮肤,也会形成痣。

紫外线照射。如平时经常受到阳光照射或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接受过渡的紫外线照射即可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可导致出现两种后果:一种是长出来新痣;另一种是可使原来颜色较浅的斑点变为颜色更深的痣。

先天遗传。有些痣的生成是源于遗传因素,比如,家族基因会使一些人更容易产生黑色素,从而形成痣。

内分泌失调。一些青春期的孩子,由于体内的雌激素和雄激素含量较高,所以引发痣的数量增多。此外,若是长期过多食用煎炸油腻或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容易导致痣的出现。

带大家了解一下常见的祛痣手段

激光法。对于浅层痣可以采用激光来祛除,例如红宝石激光、铒激光等。如果是较大、较深的痣则应使用二氧化碳超脉冲激光来去除。适应症:大部分痣。

手术切除法。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痣周围的病变组织。适应症:直径超过0.6厘米,大而凸起的痣。

电烧法。应用电热高温灼烧的原理,使痣由于烧灼、炭化而祛除。适应症:浅层的结合痣,较深而又凸起的复合痣。对直径0.3~0.5厘米的痣有效。

化学腐蚀法。一般以浓度为50%的三氮碳酸溶液,或氢氧化钠等碱性药剂涂抹在痣上。适应症:颜色较淡、部位较浅的痣。

冷冻法。以液氮将色素痣组织极速冷冻,使色素痣周围的细胞形成水疮后自行脱落。适应症:直径0.3~0.5厘米的较平的痣,包括雀斑等。

必须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祛痣也可能存在一些风险

(1)疤痕。出现的痣都是位于真表皮交界处及真皮内,要完全祛除痣细胞,治疗深度至少需要到达真皮内,但损伤一旦到达真皮组织,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疤痕增生。即使没有出现疤痕增生,由于损伤较深,可能组织修复不能回

到原状,在局部形成凹陷性疤痕。

(2)感染。一般外伤后,组织修复会充血水肿、渗出,然后结痂,此时皮肤的抵抗能力较差,若不注意护理,流汗、洗脸、碰水,稍不注意很容易会让皮肤感染细菌,这样就算去掉疤痕,掉痂之后皮肤也是没有办法恢复到正常状态的。

(3)色素沉着。色素沉着是人体皮肤由于种种原因而致皮肤颜色加深、发黑。痣是痣细胞在真皮下形成的良性团块,点痣后,色素碎裂会有色素沉着可能。

敲重点!!!科学祛痣,这些要点须注意

要点1:谨慎点痣。无论是化学药品灼烧还是激光、冷冻等物理祛痣方法,都难以保证色素细胞被全部消灭。假如色素细胞只有部分被消灭,点痣产生的物理创伤刺激反而可能损伤残余色素细胞,使其在修复自身时出现恶变。因此建议广大求美者祛痣前一定要谨慎,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术前和医生充分沟通,如果医生不建议祛除,不宜盲目进行。总之,了解风险后再决定是否祛痣。

要点2:良恶性初步评估。现在祛痣的人群比较广,如果想要祛痣,对于痣首先需要进行初步的评估,根据痣发生的部位、大小,是否具有毛发生长等特点对痣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再选择治疗方案。总的来说,一般良性素色痣都不需要也不建议特殊干预祛除。若要祛痣,如芝麻大比较小的黑痣,可以选择点阵激光、二氧化碳激光、液氮冷冻、高频电灼等方式进行祛痣治疗。

要点3:去正规医院.如果觉得身上的痣不美观,一定要到正规医疗美容机构由专业医生根据色素痣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安全性较高。一般建议进行完整手术切除,如果切下的痣有病变,还可通过病理检查及早发现。如果未明确色素痣病变性质或者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可能会遗留疤痕,甚至造成病变恶化。

要点4:术后谨遵医嘱。祛痣部位不要沾水,按时遵医嘱用药一周;祛痣后可有轻度红肿,淡褐色的痂,要注意创面保护、清洁;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可能需要次数不同的复诊,一定要遵医嘱及时的复诊治疗以便确保疗效;有结痂时要让痂皮自然生长脱落,切不可自行撕脱;接受过激光治疗的局部不要在阳光下暴晒,以减少或避免色素沉着的发生;无论何种方法祛痣,在接受治疗后的1周内不要食用太过辛辣刺激的食物;术后1周后方可正常使用日常的皮肤保养产品,对于功效型的产品,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门诊  郝莉茹     曹丹霞

添加健康医聊助手了解详情、添加健康医聊助手了解详情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