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避开热门场所的博物馆“特种兵”们又开发了新玩法——走向城市的其他角落,解锁“大隐隐于市”的小众博物馆,发现“反向逛博物馆”的乐趣。
近日,不少细心的观众还在高州博物馆、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等博物馆偶遇了东莞市博物馆,体会到了一次逛两个博物馆的快乐。
7月4日至9月1日,《历史课本中的国宝》巡展走进高州博物馆。展览由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主办,对接中学历史课本内容设计,从初一历史课本中甄选史前至宋代的25件具有重大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文物,通过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在课本知识之外呈现新的历史文化和价值精髓。
《历史课本中的国宝》巡展
在深圳(宝安)劳务工博物馆,由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东莞市博物馆主办的《从木匠到大师——齐白石艺术人生教育展》正在展出。展览通过有趣且严谨的叙事、形象诙谐的漫画及典型艺术作品,呈现人民画家、国画巨匠齐白石的生平经历、艺术品类与特征,讲述其成长趣事,归纳其艺术特点,剖析其精神品格,让大家更近距离地走进齐白石的成长世界。
《历史课本中的国宝》巡展、《从木匠到大师——齐白石艺术人生教育展》是东莞市博物馆“流动博物馆”项目中的原创流动展览,入选了“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同样入选的东莞市博物馆流动展览还有《宫里的宝贝儿在我家》《中国古代服饰展》。四个展览曾走进云浮、茂名等市级博物馆,以及怀集、陆河、普宁、四会等县级(县级市)博物馆。
《从木匠大大师——齐白石艺术人生教育展》
据“广东省流动博物馆”项目统计,2023年至今,东莞市博物馆流动展已走进省内其他城市超过40家博物馆,参观人次约50万。
将具备文博专业性的教育展览送到粤东、粤西广大县市,是博物馆弥补部分地区文博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有力举措,将助力县区的历史文化教育开展。
《宫里的宝贝儿在我家》巡展
据悉,《宫里的宝贝儿在我家》展览分为“陶瓷家族”“玉器家族”“大杂烩家族”三个部分,以质朴童真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北京故宫博物院1973年调拨东莞市博物馆的93套(108件)精品文物,诠释“宝贝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器物之美和精湛工艺。
《中国古代服饰展》以时间为主线,以博物馆馆藏的器物、壁画、墓俑等文物的图像资料为素材,展示七个历史时期的服装式样和典型装扮,呈现中国源远流长的礼仪制度和繁荣灿烂的冠服文化。
《中国古代服饰展》
“流动”中的莞博,你还期待在哪里偶遇呢?
南方+记者 马新杰
通讯员 东莞市博物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