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记者从清城区石角镇了解到,石角镇此前召开全面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工作会议,来自镇辖内22个村(社区)的党组织书记、287个村民小组长及村民代表、热心乡贤、党员干部、企业代表纷纷承诺表态,吹响全民奋战“百千万工程”的号角。
石角镇召开全面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工作会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百千万工程”中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攻坚任务和重要工作。今年上半年以来,石角镇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七大行动”,聚焦“四项攻坚任务”,结合乡村绿化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重点任务,深入宣传社会力量并以此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凝聚各方力量,汇聚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
从“要我见绿”到“我要建绿”
以“汇绿成荫”推动绿美乡村共建共享蔚然成风。乡村绿美行动推进以来,为全面加强村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石角镇积极探索制定“植树添绿兑积分、门前保洁兑植绿”等制度,激励引导村民自发参与村庄清洁、绿化美化、植树增绿等行动。
其中,黄布村委会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积分细则,设立“积分兑换超市”,由村委会评议小组定期开展积分评定,根据积分累计情况发放积分绿美券,兑换包括生活物资、蔬菜种子、有机肥料、小树苗等礼品奖励,有效将村民参与乡村绿化从“被动”化为“主动”。此外,积极探索整镇推行“乡村振兴积分平台”,全面开启人居环境“智”理新模式。截至今年7月,共建设美丽庭院50余户,建设“四小园”452处,黄布红星村获评清城区“四小园”典型村。
同时,石角镇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发动“两代表一委员”、妇女代表、村民代表、爱心企业等群体参与护绿植绿增绿行动,2024年以来,全镇种植乔木、灌木等23471棵,发动热心乡贤认捐认种金额超300万元,打造“代表林”“巾帼林”等特色主题林14个。
从“政府牵头”到“村民出力”
以“三个一点”促进农房外立面再现“靓丽新风景”。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石角镇聚焦农房外立面提升建设,率先在镇乡村振兴风貌带沿线的黄布村、城中社区、灵洲村等村居推动农房外立面提升并以此为典型示范,分批分次组织全镇各村居实地参观。
“以前只听过‘拆旧建新’,没想到现在不用拆、不用换,只要翻新一下外墙就能变化这么大!”来自民安村的村小组长代表在参观完农房示范样板后有感而发。
为进一步撬动村民群众自身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促进农村环境更加美丽宜居,石角镇在石岐大坪村试点探索“政村合作”形式,采用镇政府主导建筑材料、发动村民出资动工的模式,以“三个一点”促成村内主干道房屋改造,即:政府财政出一点、村民屋主出一点、结对帮扶出一点,既减轻了村民升级改造的费用,同时加强对建设过程和材料的把关,做到“施工放心、居住安心”,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示范效应。
从“单枪匹马”到“百企助力”
以“1+1>2”推动“美丽圩镇”迎来“美丽蝶变”。清城区石角镇大力引导辖区各类规上企业、热心企事业机关单位等参与美丽圩镇建设,为“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增添助力。
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以“百千万工程”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项目为抓手,引入帮扶资金约70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污水管网、垃圾中转站等工程,加快修复、配置和提升一批基础设施,有效助力优化圩镇环境品质。
石角镇北江大堤沿线升级改造建设。
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石角镇通过探索企业结对属地村居的形式,鼓励企业在农村环境卫生清理、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农房外立面提升帮扶等方面发挥社会责任,促进企业与属地村居关系进一步密切、和谐、稳固,为经济社会良好发展、人居环境持续提升贡献企业力量。
从“等待观望”到“全民参与”
以“‘洁’尽全力”推动人居环境提“质”增“颜”。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村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全面发动群众自觉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农村内生动力,推进农村环境有明显改变、显著变化。
马头村委会积极推行“三个一元、五个包干”制度。在全村20个村小组中全面铺开,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一致表决同意后,将村民出资的1元从村小组年终分红中扣除,全面落实“三个一元”政策,加强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保障。并在落实“三个一元”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五个包干”责任制度,具体概括为:包秩序、包清运、包设施、包卫生、包美观,形成从镇到村、从村到组、人人发力、人人受益的新局面。
下一步,石角镇将深化运用现阶段环境治理成果,继续抓重点、提亮点,打造一批批先进示范典型案例,实现以“典”带面、全面推开的良好作用。同时,持续借外力、促内生,做好合力汇聚,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工作,加力加速、挂图作战,以更高的热情、更扎实的态度和更具针对性的举措,为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美丽石角注入新动力。
南方+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张博伟 侯烨烽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