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不好的“多囊”,需要长期健康管理

南方+

消不掉的痘痘、胡乱生长的毛发、减不下去的赘肉、时常紊乱的大姨妈以及不孕,到医院一查——“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代谢及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育龄女性不孕不育症最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还没有有效治愈方法,即不能医学治疗后永久恢复规律排卵和正常月经,需要长期健康管理。

2023年11月起,清远市人民医院妇科推行新型护理模式,开设了妇科内分泌护理门诊,参与到妇科内分泌患者的疾病管理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调整月经周期、治疗多毛及痤疮、控制体重、辅助生育。

目前“多囊”还无法治愈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影响着无数育龄期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胰岛素抵抗、多毛、痤疮、血脂异常等。

该院妇产科门诊护士长、主管护师刘娟娟提到,如果不及时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将带来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健康威胁。近期危害主要有月经不规律、生育率降低、高雄激素体征、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远期危害则包括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子宫内膜癌。怀孕时,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早产的发生风险也会增高。

“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没有办法治愈的,主要针对症状治疗,缓解症状。”刘娟娟举例说,对于月经不规则的女性,可以调整月经;有高雄激素的患者,可以降雄治疗;对于有生育目的的患者,可进行调月经、促排卵治疗,或实施辅助生殖技术试管婴儿的治疗,来达到受孕的目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还与肥胖有着复杂的关联。“多囊”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又容易导致糖代谢紊乱,诱发肥胖;而肥胖不仅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的概率,还会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对于肥胖或超重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减重是改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超重或肥胖患者减轻体重的5%~10%,即可使血清睾酮浓度下降,促其恢复正常的排卵周期,改善多毛、痤疮等症状,并提高妊娠成功率。减轻体重至正常范围,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阻止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发展的不良后果。

多名患者在护理门诊的帮助下减重成功

但相信有过减肥想法的人都知道,减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基础代谢率比健康女性要低,减脂就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清远市人民医院妇科开设了内分泌护理门诊,门诊专科护士会为患者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测量体重、腹围、BMI指数、指导填写各种量表,依个体化需求进一步讲解病情;根据患者BMI、体脂分析报告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及生活习惯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建立个人专属的健康档案。目前已有多名患者在护理门诊的帮助下,恢复月经周期、减重成功、顺利怀孕。

29岁的小莉,因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身体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尿酸偏高、代谢异常的问题,BMI达25.7kg/㎡,属于超重,小莉自己也试过很多减肥方法都失败了,还成了“难瘦”体质,体重一直减不下来。

除了内分泌问题,肥胖是加剧小莉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的关键因素,经过清远市人民医院妇科医生的科学评估,为小莉制定了为期三个月的个性化干预方案,目的是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改善代谢疾病,提高孕育能力。

之后小莉一直到妇科内分泌护理门诊复诊,刘娟娟根据她的情况,制定了饮食餐单、运动方案等一系列生活指导。

在干预第二个月时,小莉反馈“已经能自主来月经了”。最终经过三个月的干预,小莉成功减重19.6斤,胰岛素抵抗改善,尿酸值恢复正常。更重要的是,备孕两年未孕的她,在三个月内实现了自然受孕的梦想。

33岁的患者小薇也面临着和小莉差不多的问题,月经不调、胰岛素抵抗、体脂率高达34.3%、BMI达25.8kg/㎡,她还被诊断出脂肪肝和肝功能异常。

为了减轻体重,改善异常指标,在清远市人民医院妇科医生的指导下,小薇开启了为期4个月的减重干预计划。其间,小薇也会定期到妇科内分泌护理门诊复诊。干预结束后,小薇体重下降了36斤,脂肪下降23斤,减脂率为72%,脂肪肝“消失”,肝功能也恢复正常。

“截至目前为止,经护理门诊干预的患者基本减重成功。”刘娟娟提到,减重就是要“管住嘴、迈开腿”,这也要求患者要有自律性和依从性。护理门诊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为患者量身定制可接受、可执行的减重计划,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撰文:陈之瑜 刘秋宜 通讯员 彭可明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