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透露潘展乐长高秘诀!测骨龄这个细节,专家揭秘→

广东卫生在线
+订阅

今年夏天,亮相巴黎奥运会的中国游泳运动员潘展乐,凭实力让世界记住了他的名字。

除了赛场夺金和赛后采访的名场面,潘展乐的长高秘诀也备受关注。近日,潘展乐爷爷透露,除了吃饭不挑食,他从学游泳开始就测骨龄,“根据骨龄预测成年身高在185cm至195cm之间,如今身高为192cm。”

潘展乐爷爷所说的“骨龄”,即骨骼年龄,它比实际年龄更能反映人体骨骼的成熟度,临床上常用来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那么,骨龄与身高有什么关系?骨龄越小越好还是越大越好?孩子出现什么情况建议测骨龄?广卫君邀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教授张丽娜,为大家一一揭开骨龄的奥秘。

01

长高,一场和骨骺闭合抢时间的赛跑

人的身高什么时候不再增长了?张丽娜表示,“这不是用实际年龄判断,而是由骨龄决定的。”

骨龄偏小,孩子可能还有生长的潜力;骨龄偏大,可能意味着孩子的发育进度偏快,骨骺提前闭合,生长期缩短,导致最终成年身高不太理想。

长高,就像和骨骺闭合赛跑,一旦骨骺闭合,身高就基本定型了。性别不同,骨骺闭合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女孩一般更早,骨骺在其14、15岁时接近闭合;男孩则会晚一些,大概在16、17岁。

“骨龄既不是越小越好,也不是越大越好,最好是与实际年龄基本匹配。”她强调道。

现实中,骨龄与实际年龄一般会出现不同步的情况,两者相差1岁以内基本是正常的。骨龄提前或落后1年以上,则被视为异常,尤其是相差高达2年以上的,家长就要警惕孩子骨龄异常背后的原因。

02

骨龄异常,警惕背后的病理性原因

一般来说,“骨龄异常提前和落后,都可能潜藏着病理性原因。”

性早熟、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体型肥胖等容易引起骨龄超前。而骨龄落后一年以上,甚至是两年以上,就意味着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障碍,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等。

张丽娜表示,孩子一旦出现性早熟、身材矮小等情况就需要测骨龄。没有疾病、以了解生长发育情况为目的的孩子,建议进入青春期后大概每半年到一年测一次骨龄。

那么,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进入青春期?

她介绍,女孩的乳房开始发育,就意味着进入青春期,“发育年龄一般是9岁半,如果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的现象,就认为是性早熟。”

判断男孩性早熟则以睾丸增大为标志,“发育年龄一般为11岁,如果男孩的睾丸在9岁前大于4毫升,就属于性早熟。”

03

测骨龄,不仅仅是预测身高

暑假期间,有不少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测骨龄,预测孩子的成年身高。

张丽娜表示,在医学范围内,测骨龄主要是评估骨龄增长快慢、孩子青春期发育进展以及身高增长情况这三者之间是否能基本匹配,进而帮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随访。

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在进行药物治疗后,会出现追赶性生长,其骨龄应逐渐与实际年龄基本匹配。医生可以通过测骨龄来判断治疗的效果好不好,是否达到控制骨龄的目标。可见,测骨龄的作用不仅仅是预测身高,它在疾病诊断、治疗监测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测骨龄是一项无创的、非常简单的检查,只需要给孩子左手的腕掌指拍X光片。”张丽娜介绍称,如果孩子年龄较大,骨骺接近闭合时,建议补充测膝关节的骨龄。

对于拍骨龄片,有家长担忧辐射问题。她认为无须担心,“拍一次骨龄片的辐射量非常低,约为0.002mSv,相当于在太阳底下漫步20分钟。”

据了解,在人类自然生活环境中本来就存有辐射,即“天然本底辐射”。一个正常人每年接受到的“天然本底辐射”量大约为3mSv,大概相当于拍1500次骨龄片。因此,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


记者 | 刘晓华

编辑 | 伍月汀 责编 | 张秀丽

审核发布 | 李楠楠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