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馅饼”变“陷阱”,预付式消费避坑做好“四步骤”

深圳大件事
+订阅

南都讯 办理健身卡、美容卡、美发卡,或者是参加教育培训等预付式消费,已经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随着预付式消费的广泛流行,服务质量与承诺不符,经营主体变更导致消费受阻,甚至还有经营主体“卷款跑路”等一系列消费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8月9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预付式消费大额充值提醒,提示消费者遇到经营者开展店庆、年终回馈等大额优惠充值活动时,务必擦亮眼睛,谨慎管好钱包,警惕“馅饼”变“陷阱”。

监管部门表示,预付式消费前主要有“四步骤”:一核——核查经营者经营场地使用情况,包括承租人、使用期限等,必要时向物业管理等单位核实。二看——查企业的注册信息,看看经营者是否有短期内频繁变动法定代表人、股东以及董事、监事、经理等异常情况。三查——登录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预付消费“码上查”平台(“深圳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公众服务”栏目),立即帮助你识别身边的预付商家。四问——通过与经营者和其他消费者的沟通交流,多方询问和了解经营的实际经营情况,为预付充值提供参考。

充分谨慎做到以上几个步骤后,市市场监管局建议广大消费者使用有保障的支付方式,可以优先选择数字人民币充值,数字人民币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为预收款存储、消费、使用提供保障。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