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8月9日),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发布讣告称,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黄永远副教授因突发疾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4年8月9日在韩国首尔去世,终年37岁。

据讣告,黄永远1987年4月出生,浙江温州人。2010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13年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2019年博士毕业于韩国高丽大学。2019年7月受聘为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助理教授,2022年4月晋升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朝鲜半岛近现代史、中韩关系史、朝鲜半岛国别和区域研究。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早前推文截图。
任教中大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他十分珍惜
2019年初入中大校园时,黄永远发表过一番“入职感言”,彼时的他刚刚参加工作,担任中山大学朝鲜语系18级班主任,对学生工作满怀着热情,他说自己始终记得导师的嘱托:“中大是好大学,一定要用心培养这些优秀的学生。”
这是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所以我十分珍惜。感谢中大和国际翻译学院给我的机会,也很感谢系主任刘宇老师的开明、包容和同事们的团结友好。目前国际翻译学院正和学校同向同行,行进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我相信这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将会是自己尽情挥洒汗水和施展抱负的精彩舞台。
当然,大学教师的岗位是不轻松的,教学、科研一样都不能松懈,另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学生工作。这学期我担任了朝鲜语系18级的班主任。一开始,我很不理解,有了辅导员,为什么还要有班主任?后来有一天,我在食堂吃饭时,看见坐在身边的一位同学只打了一碗米饭和一碟小菜。回想起自己过去艰苦的求学生涯,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我就想,如果他是我们班学生的话,我就可以很直接地去关爱和帮助他了。从那时起,我才真正明白了做班主任的意义,我想,这或许才是教育的本质。
找到工作后,我的韩国导师嘱托我:中大是好大学,一定要用心培养这些优秀的学生。希望能够尽快适应这种“三三制(教学、科研、服务)”的生活,在努力引导学生成才的同时,也能不断实现自我的提升与发展。
网友:天妒英才



来源: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
编辑:斯卫琪
校对:陈学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