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联合体”案例获评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百优案例。
8月7日下午,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入选“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案例经验现场推广会10大案例,向全市推广“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联合体”经验,也是唯一入选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社合力 服务为民
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和南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建立,通过医联体“4个互通”:“信息互通”“资金互通”“业务互通”“人员互通”,做到业务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辖区群众在家门口能获得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一是创建区域医联体内就医便利、简化就诊流程机制。在南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开医院检查、检验、治疗、住院单,居民通过扫码支付,凭单到医院检查治疗,免去重复挂号、开单、交费步骤,简化就诊流程。
二是构建区域医联体内医卫融合、服务同质化机制。在医院内科诊区开设南村社区慢性病综合诊疗区,医院与社区协同提供同质化服务,居民无论在医院还是社区就诊都能同时完成慢病随访等公卫服务,避免居民在医院和社区来回奔波。
三是建立区域医联体内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机制。
四是在医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辖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医院与社区共同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24小时为群众服务。
五是共同完成慢性病及65岁老年人年度体检工作,居民来医院就诊同时完成年度体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
六是通过“团队通”精准转诊,常、多、普疾病在本院诊治,涉及高、精、尖诊疗疾病,由客服中心与区内医联体三甲医院进行联系,利用绿色通道转诊到三甲医院诊治。切实形成“首诊、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就医新格局。
服务前移 便民惠民
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和南村社卫城市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注重患者就医体验,医社联合,将服务前移到院前,缩短患者到院等候时间,不改变患者就医习惯,在家门口能获得一条龙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慢性病患者随访中发现指标异常的患者,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实行网格化管理发现有就诊需求的居民或社区门诊发现超出社区服务能力的患者,社区医生利用“团队通”系统进行双向转诊。
居民在南村社区可开医院检查、检验、治疗、住院单,居民通过扫码支付,凭单到医院检查治疗,免去重复挂号、开单、交费步骤,结果出具后在区六医院完成后续治疗,简化就诊流程。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在出院时评估,需继续康复治疗或健康管理的患者,门诊发现的慢性病患者和需要社区上门访视的产后产妇,也会通过利用“团队通”系统下转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遇到危急重症患者,利用绿色通道上转至医疗集团内三甲医院治疗。
不改变患者就医习惯,提供一条龙服务,使患者慢慢回归基层,构建“首诊、小病”到二级医院,“大病”到三级医院,“康复”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医格局,落实分级诊疗,改善就医感受,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服务提升 成效显著
主要体现在:
1、双向转诊明显提升,下转病人实现了零的突破
2、医院参与家庭医生签约,社区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
3、慢性病随访率明显提升,慢性病患者就诊及随访一条龙服务,得到群众高度好评,居民依从性明显提高
4、预约挂号率显著提升
5、医院医保定点人次明显增加
来源: 广州市番禺区第六人民医院 文/图:陈丽萍 关志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