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生态底色“点绿成金”!江门开平获5亿元资金支持

南方+ 记者

8月8日,南方+记者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平市支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开平市支行”)获悉,该行成功获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项目)贷款5亿元,用于支持江门开平市首批森林GEP转化绿色生态“百千万工程”项目建设。

据悉,该笔GEP贷款为农发行广东省系统内首笔,为开平加快走出“两山”转化新路径,实现“点绿成金”注入“金融活水”。

全力做实“两山”文章

优良的生态环境既是绿色本底,更是最大的发展资本。

开平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南部,是湾区辐射粤西和大西南的关键节点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广东首个县级国家园林城市。

开平森林覆盖率超46%。受访者供图

开平森林覆盖率超46%。受访者供图

这里湿地资源丰富、森林景观遍布、城乡见缝植绿,开平的“绿”抬眼可见。为了让这抹开平“绿”厚植“百千万工程”,近年来,开平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率先编制《开平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2018-2025年)》,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细化到部门、压实到基层,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绿色”是开平市的底色。目前,开平全市森林面积约115万亩,森林覆盖率超46%。虽然开平生态基础良好,但开平并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安于现状”。

据介绍,作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开平市2023年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重点项目62项,总投资近60亿元。深入实施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打造“锦绣花林”和“彩色森林”两大主题,全力将金山森林公园建设成为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进一步完善孔雀湖国家湿地公园基础建设,建设独具侨乡魅力的综合型公园。

日前,经广东省林业局材料审查、实地考察和专家评审,大沙镇五邑天露山符合省级森林公园的设立条件,被认定为省级森林公园,正式定名为“广东天露山森林公园”。

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有了“绿水青山”,更要“金山银山”。为了将生态资源潜力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近年来,开平开拓创新、先行先试,在多个领域加快推进“点绿成金”。推进GEP核算与转化工作便是其中之一。

GEP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最终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GEP生态价值贷”就是将生态产品的供给服务、调节服务、人居文化服务等生态价值核算量化并作为质押的一款绿色贷款产品。

直白点说,农业项目常常出现融资难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由于生态资产难评估、评估结果难应用,从而缺少有效抵押担保物,“GEP生态价值贷”正好突破了这一瓶颈。而“GEP生态价值贷”能否有效落地,关键在于生态价值的数字化和可量化。

去年以来,开平市高位推进全市GEP核算与转化工作,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具有开平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路子,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去年8月,开平市“开学”大课堂开创广东GEP核算与转化建立开平绿色共富新模式专题学习会在市人民会堂召开。学习会强调,将立足开平森林资源禀赋,拓展“两山”转化新路径,主动谋划绿色共富项目,努力争当试点、争创示范,为广东的GEP核算与转化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据了解,开平市首批森林GEP转化绿色生态百千万项目总投资7.39亿元,选址在开平市赤水镇、金鸡镇。同时,金鸡镇和赤水镇也是全省首批GEP核算与转化试点镇。

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利用林地水土保持、固碳释氧、气候调节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把森林生态资源优势整合利用转化为绿色经济优势,开拓出一条“社会得生态、地方得投资、企业得效益、农民得收入”的生态发展之路。

面对即将落地实施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转化项目,赤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镇里之前一些项目谋划了很久,也基本成熟,现在随着GEP项目的即将落地,“更有了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采写:南方+记者 申红洲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