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研关山月故居开发 ,他们用青春力量赋能阳江文旅发展

南方+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一行深入阳江市江城区那蓬村关山月故居,开展了一场探索科技力量与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地方文旅发展的暑期社会调研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以关山月故居为核心,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交流等方式,探索研究关山月故居文旅发展新机遇,以青年大学生的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发展。

“现在的村落真的是大变样了!”在走访过程中一位村里的老人说,以前的村道都是崎岖不平的,老年人出行不方便。经过政府修路搭桥,如今出去方便多了。依托关山月故居打造的精品旅游路线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旅游参观,更是实实在在地让村民受益,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实地考察,精准把脉

在关山月故居和关山月学校,突击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关山月这位中国著名画家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一行详细参观了故居和学校的各项设施,与故居管理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突击队全面了解了关山月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以及当前故居在文旅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深入调研,全面交流

突击队走访了那蓬村委会、埠场镇政府、江城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等地,通过与当地村民、村委会干部、镇政府文旅负责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到关山月故居目前的开发现状、发展规划、政策支持、资源配置方面的基本情况,并就如何通过科技赋能、挖掘文旅发展潜力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建议。随后,突击队专程拜访了当地宣传部门,与媒体工作者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新闻报道和宣传活动提升关山月故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科技赋能,创新思路

基于深入的调研和全面的交流,突击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进建议,旨在通过科技赋能全面提升关山月故居的文旅宣传效果。目前,突击队正在积极开发数字人互动技术,打造关山月数字形象,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创建智能交互的关山月数字人,为游客提供导览服务、回答问题并讲述艺术故事,以此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和扩大故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突击队建议利用AI技术和数字迁移方式生成关山月风格的国画作品,举办数字艺术展览,通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展示方式,为游客提供新颖的观赏体验并进一步提升故居的文化内涵。

那蓬村表示,接下来将与突击队继续深化沟通交流,希望结合关山月故居实际需求,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文旅发展,进一步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撰文】巫雅柠 黎韫源 通讯员 刘创记

【图片】姜卜宁 贺镕翔

编辑 何嘉琪
校对 马海铭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