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东高明村:荒地变身“致富田”   “棚”勃发展焕新机

文明揭东
+订阅

揭东区龙尾镇高明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化农业,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近期强对流天气频发,但高明大棚水培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的大棚里蔬菜却长势喜人。数名工人正在赶收应季叶菜,确保及时将客户预订的蔬菜送到餐桌。

揭东区大肚娜种养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 王晟 :

现在种的是耐热型的小白菜,还有那边的上海青,下雨的话,我们这里大棚里面是没有影响的,这段时间下雨,很多菜烂根,我们这里的就按照华农他们搭配的营养液,菜吸收了营养的话,它们不受影响,所以它不会烂根。

高明村的大棚蔬菜能在阴晴不定的夏日里源源不断为村集体创造经济效益,得益于高明村凝聚党建合力,解锁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高明村位于龙尾镇西部,是纯农半山区,撂荒地多、产业基础薄弱。紧抓广东省教育厅驻镇帮镇扶村的有利契机,高明村“两委”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经过全面调研,最终确定引进大棚水培蔬菜项目。

揭东区龙尾镇高明村党委副书记 王典仁 :

总规划60亩,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现已开发10亩,投入资金200多万元,目前大棚蔬菜基地的产品都已上市,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促进了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

高明村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一期项目原是一片低洼地,逢雨必浸。新引进的大棚水培蔬菜技术,是离地高设管道水培种植技术,

受地势、土壤、天气的影响较小。2022年12月,首期项目正式投产,实现育苗、播种、种植“一站式”生产。

揭东区大肚娜种养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 王晟 :

播种育苗到上架,这段时间大概15天左右,然后我们上架以后到菜能(收)割 上市供应市场的话,差不多这段时间也是15天左右,如果天气冷的时候,它会稍微延长一点点,气温高一点,再过一个多月,这个可能从播种到收割大概就20多天而已。

尝到了撂荒低洼地蜕变成村集体“致富田”的甜头,高明村进一步依托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抢占品牌发展先机,成立大棚水培蔬菜合作社,谋划注册“高明村大棚蔬菜”品牌标识,逐步创建“高明村现代农业产业品牌”。大棚水培蔬菜产业的落地,增强村集体经济自主“造血”功能,也为龙尾镇及周边乡村提供了一条可借鉴、能复制的发展路子,有效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揭东区龙尾镇党委副书记 孙为为 :

我们引导高明村立足本地实际,以“大棚经济”为着力点,以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为出发点,构建“示范一线 辐射一片 带动全镇”的产业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来投资建设高明大棚果蔬基地,将高明大棚蔬菜基地打造成为田园综合体,形成“生态采摘+观光旅游”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来源:揭阳广电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