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让全民健身在岭南大地蔚然成风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南方日报评论员

在这个热辣滚烫的奥运之夏,全民健身热潮也在不断升温。8月8日,我国迎来第16个全民健身日,主题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连日来,各地举办一系列贴近群众、方便参与、丰富多彩、注重实效的全民健身活动,‌鼓励人人参与、‌天天参与、‌科学健身。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殷切关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谋划推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从2012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到2017年群众比赛项目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上首次亮相;从两个《全民健身计划》接连印发,到北京冬奥会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随着全民健身政策举措越来越完善、健身途径越来越便捷、健身环境越来越优越,健康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全民健身、人人参与的实践热潮正在中华大地涌动不息。

体育强国的基础在群众体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一段时间以来,贵州台江“村BA”、榕江“村超”,海南“村排”,广东“扒龙舟”、农事运动会等先后出圈,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调动了群众参与,充分证明了人民是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既要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有力带动群众体育发展;又要积极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发展。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石,也是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协同发力,因地制宜,加大和完善全民健身场地和设施供给。高架桥下建起运动公园,废旧厂房变成体育园区,乡村球场、乡村文体中心纷纷建成……截至2023年末,全国体育场地总数459.3万个,越来越多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仍存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公共服务资源布局不优,与国家人口总量、结构和变动趋势不适应等问题短板。因此,还要在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统筹区域发展、聚焦重点人群、搭建体育舞台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全民健身惠及更多人,为我们更美好的生活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全民健身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有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出新出彩。目前,全省建有各类体育场地约34.08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0平方米,建成健身步道超2.68万公里,建有社区体育公园3000余个,提前完成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相关场地设施指标要求。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这是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国运动会,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在发挥自身优势上做大文章,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弱项上精准发力,最大限度便利群众日常健身活动。

从体育强国到健康中国,人民的健康、人民的体质、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脉相承的。以全民健身日为契机,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进一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把体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结合起来,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让全民健身在岭南大地蔚然成风,更好彰显人民群众的健康活力。

编辑 傅倩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