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困扰10余年,怀集县中医院助患者解决“难言之隐”

南方+

近日,怀集县中医院泌尿外科成功为一名严重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实施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OT)治疗,手术成功且术后疗效满意。此次手术的顺利完成,是医院重视学科建设的成果,标志着该院的疑难疾病诊治水平、整体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患者曾女士,今年46岁,因不自主溢尿困扰10多年,不敢出门,整日郁郁寡欢,苦不堪言。10多年来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均无果,经朋友介绍到怀集县中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泌尿外科医生通过详细的病情评估,诊断患者为重度压力性尿失禁,需手术治疗。

受访者供图

该院特邀中山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曾晔主任医师、郑东翔教授、麻醉科王根宝教授一行到医院指导手术治疗,该院采用国际领先标准的TOT,也称为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OT)进行诊治。该手术是把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吊带,放入尿道中段支撑下垂和移位的尿道,从而达到治疗尿失禁的目的。

整个手术过程30分钟,术后第二天患者恢复正常闭尿、排尿功能,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成功为患者解决10多年漏尿问题。

近年,怀集县中医院外科重视学科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强医生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外科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手术成功率,成功完成了多例高难度手术,如肾上腺腺瘤手术、腹腔镜下肾盂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空肠吻合术等,这些手术的顺利进行不仅体现了该科室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也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

科普

一、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指喷嚏、咳嗽、大笑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口漏出。

一度:仅在咳嗽、打喷嚏时尿液漏出

二度:指上阶梯或者突然变换体位时即可出现临床症状

三度:指站立时即有尿失禁的症状

体征:在增加腹压时,能观察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漏出。尿动力学检查表现为充盈性膀胱测压时,在腹压增高而无逼尿肌收缩的情况下出现不随意漏尿。

目前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女性人群中23%—45%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高发年龄在50—59岁年龄段,是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问题,会深刻地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许多女性因此感到焦虑甚至抑郁,成为她们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的无形障碍,导致了女性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影响正常社会关系,因此也被称为“社交癌”。

二、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

年龄:年龄与尿失禁的相关性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有关。

生育:生育的胎次与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性。

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紧密相关,二者常伴随存在。

肥胖: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显著增高,减肥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

种族和遗传因素: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患病率与其直系亲属患病率显著相关。

由于经常遗尿、漏尿,长时间的尿液侵蚀刺激可导致会阴部皮肤红肿,痒痛,甚至感染溃烂,伴尿骚味,引起泌尿系炎症,严重者还会引起局部皮肤癌变。

三、尿失禁可以治疗吗?效果如何?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有限,但部分药物(如α受体激动剂和雌激素)可能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疗效。

2、物理治疗:

包括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治疗和电刺激治疗。这些方法旨在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减轻尿失禁症状。  

3、手术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主要通过手术来治疗,手术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压力性尿失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特别是绝经后的、有生育史的女性。

对于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失禁程度重者,应考虑积极手术治疗。事实上,手术治疗也是目前压力性尿失禁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传统手术治疗需在下腹部做较大的切口,并广泛分离盆腔组织,创伤大,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OT)是目前世界上治疗女性尿失禁的新的“金标准”,仅在尿道和阴道之间切一个1cm的小口,将高分子材料的吊带固定在过度活动的尿道中断,保持正常尿控结构,达到闭尿效果,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治愈率高达95%以上,可一劳永逸解决患者漏尿问题。

南方+记者 刘亮

通讯员 谭笑枫

编辑 刘舜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