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荔枫景 | “我们一家人终于可以放下仇恨了…”

东莞政法
+订阅

“我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感谢陈法官一直不放弃我们,让我们一家人可以放下仇恨,开展新的生活!”

近日

在东莞东城法庭执行法官

陈彦辰团队的努力下

一桩让两个家庭备受折磨的案件

完满执行完毕

双方恩怨顺利解开

各自开启新的生活

01

8岁小孩遭刺

父母扬言报复

2021年,年仅8岁的小琳在上学途中被张某持刀捅刺受伤,经鉴定为十级伤残。

因张某是精神病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法院根据强制医疗决定书对被执行人张某进行强制医疗。同时,根据生效法律文书,被执行人张某应赔偿小琳14万余元。2024年1月12日,小琳根据生效的法律文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东城法庭执行法官

陈彦辰团队收到案件后

通过多种形式

与小琳的父母进行沟通面谈

了解关心小琳的身心健康情况

小琳爸爸难过地表示,小琳经历事故后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与家人和同学沟通。而且一直处于害怕状态,经常浮现被害当天的场景。小琳的母亲也因女儿遭受不公而愤愤不平,辞掉工作跟踪张某伺机报复。

经医生初步判定,除了小琳有较严重的心理创伤外,突如其来的打击也让小琳父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创伤性应激障碍。且小琳一系列康复治疗所产生的医疗费和心理治疗费用也给小琳的家庭造成较大经济负担。

▲陈彦辰法官下班后探访申请人一家

02

加强府院联动

开展全方位帮扶

“面对小琳这样特殊的案件,我们不能单靠法院一家,要集齐力量对他们一家进行全方位的帮助。”东城法庭立刻联动东城街道、东城妇联、东城慈善救助中心等部门对小琳家庭给予相应的帮扶。

针对小琳一家的特殊情况,东城街道派出心理医生到小琳家里提供帮助;

鉴于小琳的家庭困难又急需进行心理治疗,法院与东城街道帮助小琳争取了多次免费心理治疗。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申请人家庭备受打击,对法院也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单单把案件执行到位是不够的,想真正帮助到他们,首先得让他们信任法院。”

为获取申请人的信任

陈彦辰多次

在小琳父母下班后上门走访

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倾听

逐步化解申请执行人内心的怨恨

“天灾人祸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一种不幸,这是我们最不想遇到的。”

“但我们如果因此带着恨去生活,就是在折磨自己,生活是不可能幸福的。为了小琳,你们作为父母也要振作起来!”

经过陈彦辰执行团队

不断上门倾听、开解疏导

申请人逐渐放下仇恨情绪

心理障碍有所缓解

不仅如此

陈彦辰还依法为小琳

申请到了3万多元的司法救助

解决了小琳一家的燃眉之急

03

劝说家属承担责任

被执行人致歉获原谅

与此同时

陈彦辰团队也马不停蹄地

做被执行人的工作

陈彦辰在与张某的主治医生面谈时得知,张某缺少父母的关爱,父母离异后被过继给同村人抚养,初中辍学外出漂泊打工,现又患有精神疾病。虽已对其解除强制医疗,但每月仍需定期服用精神类药物。而且张某没有固定工作,收入微薄,无法清偿本案债务。

面对双方当事人各自的不幸

该案充满了执行难点

但陈彦辰团队并不放弃

“一个案件,关乎两家人的命运,处理好了,他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与未来;处理不好,她们的人生都将一直陷入泥淖无法自救。”经执行团队调查研判,可以从张某的母亲(刘母)身上做工作。

一开始

刘母表示无法代张某偿还本案债务

但陈彦辰坚持向当事人释法明理

劝导当事人换位思考

通过与刘母多次积极沟通,最终,刘母表示自行筹款尽力为张某偿还本案债务。同时,为让张某重新回归社会,陈彦辰鼓励张某要努力工作,不仅要弥补对小琳一家的伤害,也要把自己的生活拉回正轨。

张某深深表示忏悔,刘母也深感愧疚。在征得被执行人及其母亲的同意下,张某及其母亲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真诚向小琳一家道歉。

▲申请人正在观看被执行人道歉视频

小琳父母看后不住落泪,随后请执行干警代为转达被执行人:“请法官帮我转告她,我们原谅她了。”

从冬天到夏天

在法院的不懈努力下

该案不仅执行完毕

还成功化解了双方积怨

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小琳一家对东城法庭用心办案和暖心关怀心存感激,送上锦旗以表谢意

法官寄语

执行不应只是冰冷的举措,作为法官也不能只追求个案结果,忽略了对案件当事人的爱与关怀。在办案过程中,执行法官除了进行依法强执,释法明理外,更要用柔性的姿态、更人性化的执行举措开展执行工作,才能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传递法治温度。

来源: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