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年轻过”被热议,3岁到100岁的都不服

南周知道
+订阅

北京时间8月6日,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单人十米台决赛中,中国队毫无悬念地包揽金银牌,最终,全红婵摘金,陈芋汐获银牌。

当全红婵结束了在巴黎奥运赛场的最后一场比赛,观众被赛前她那句“年轻过”揪起的心终于稳稳放下。

在巴黎奥运会前,17岁的全红婵曾自嘲“我也年轻过,但怎么也回不到年轻的感觉了”,而无缘巴黎奥运的东京奥运金牌得主、20岁的张家齐表示“巅峰期可能过了”,一时间,对于“运动员发育关”的讨论愈发激烈。

尽管全红婵11岁时已把冠军拿到“手软”,14岁在奥运会惊艳世界,但提到身高的增加、体重的增长仍心存畏惧,陈若琳更是将这种感受描述为“就像绑了个沙袋去跳”。

事实上,跳水运动员有最佳的形态模板,一般倾向于小个子,因为当体重固定时,身高每增加 1 cm,完成翻腾1.5周跳水动作所用的时间会增加,而身高固定时,体重也会影响压水花的效果和关节的灵活性。

所以,如何控制体重也成为了跳水运动员的必修课。在一项关于女子跳水运动员饮食偏好的研究中,运动员几乎成了人均身材管理大师,她们水果“吃得极多”,而烤羊肉串、烤鸡翅类的烧烤食品“吃得极少”。

也正是运动员们超强的身材控制能力,打破了许多人认为跳水是吃“青春饭”的刻板印象。

多数跳水奥运选手在20岁前就会赢得自己的第一块奥运奖牌,但同时也有不少卫冕冠军,三十多岁仍能站在国际领奖台上,甚至来自伊朗的塔吉·阿斯加里在100岁时仍站上了多哈游泳世锦赛舞台,还拿到了金牌。

年龄从来不能阻挡大众对跳水运动的热爱。在全红婵母校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发布的视频中,许多学龄前儿童加入了跳水的行列,尚未学习技巧,但小朋友们已克服了跳入水中的心理障碍。

数年前的全红婵,也许曾从同一块跳板跳下,一路跳到东京、巴黎的国际赛场。在失败过、哭过无数次后,她依然坚持着每天七八个小时的训练。

巴黎奥运会向世界证明了“发育关”只是一个小小的关卡,“年轻过”的人,不服输就永远正年轻。

今天,“知道”就跟你聊聊跳水“发育关”与那些下至3岁、上至100岁的热爱跳水的追梦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