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韶关乳源大桥镇紧抓“百千万工程”典型镇选树培育契机,大力推进“绿色”烤烟房建设,新能源烤烟房实现烟叶烘烤节能减排、减工降本的同时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确保烟农烘烤烟叶提质增收,促进烟叶产业发展。
聚焦群众所需,多措并举推建设
2024年,为更好地稳定烟叶产业发展,减少烟农生产成本,在烟农的强烈意愿下,新能源烟叶烤房项目势在必行。3月,大桥镇石角塘村烤烟房乡村振兴车间建设项目全面动工,项目一期计划建设30间新能源烤烟房,大桥镇多措并举加快烤烟房建设,通过调研学习、实地考察、探索方法、创新模式、进一步优化技术服务,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多部门沟通协同推进等方式,推进土地流转、租金支付、协议签订等事宜,协调变压器设备安装、基地平整、烤烟房建设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电烤房建设按时按序完工并投入使用,崭新的30间烤烟房全面启用,这是大桥镇首批新能源烤烟房,也意味着大桥镇在“百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取得了一大进步。
提升烘烤品质,助力烟农提质增收
随着纯电新能源烤烟房的投入使用,当地烟农带来刚采摘的新鲜烟叶,有序地将烟叶上杆装炕入烤,完成烘烤的烟叶。看着金灿灿的且清香扑鼻的“黄金叶”,烟农们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大桥镇烤烟房采用空气能热泵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燃煤和生物质颗粒烤房,从根本上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烟农在烘烤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定期添加燃烧所需物料,而是通过在系统上调节温度即可,大大降低烟农烤烟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烟农的时间,有效提升了烟叶的质量和产量。
乳源瑶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大桥烟叶工作站站长张海霞介绍,燃煤烤房一房烟用料成本为1500-1600元/烤;生物质烘烤成本为1200-1400元/烤;纯电烘烤则是900元/烤,相比较而言,电烤成本大大降低。燃煤烤烟需要日夜加煤,平均两小时需添加一次煤料,生物质颗粒平均4小时添加一次生物质颗粒物料,用电烤烟则不需要加任何物料,减工降本,减轻烟农劳动强度。此外,纯电烤烟房在烘烤过程中,不会排放有害气体,真正实现节能环保,清洁烘烤。
石角塘烟农反映,纯电新能源烤烟房所烤出来的烟叶质量较以往有较大提升,这是由于纯电新能源烤烟房升温均匀且排湿效果好,保障烘烤工艺稳温可控,能有效的控制黄烟均匀烘烤,减低烘烤损失率,也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住烟叶本身的干物质成分,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有利于提高烟叶的市场竞争力,提升烟农收入。
持续投产升级,助力烟业提质增效
30间烤房可切实提高村集体经济。同时,建设烤烟房期间的建设用工以及烟叶烘烤期间的季节性用工能有效解决当地群众就业问题,创造30余人的劳动力就业岗位;电烤烟房投入使用后,也满足石角塘周边600亩的烟叶烘烤需求,解决烟叶烘烤问题,为烟农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切实为大桥镇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接下来,大桥镇计划再建设20座纯电新能源烤烟房,结合屋顶光伏等项目协同推进电烤烟房建设,提高烟叶烘烤附加值,推动全县烟叶产业绿色发展,形成有规模、有效益的农业优势产业,带领村民走向增收致富之路,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叶雅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