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热
虽说过两天就要立秋了
但广东的夏天向来是出了名的长
8月4日
广东国家基本气象站
录得最高气温超过39℃
黄埔区长洲街黄埔军校
自动气象站录得42.6℃
高温会持续多久
8月会有台风到来吗
一起来看看
最热7月刚过,高温仍将持续
我国刚刚度过最热7月,气象监测显示,今年7月,我国平均气温达到了23.21℃,超过了2017年7月(23.17℃),成为1961年有完整观测以来最热的7月,也是观测史上最热的一个月。
7月下旬初期,受到前期厄尔尼诺事件衰减和大西洋海温显著偏暖的影响,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系统异常强盛,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大部分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会产生不断增温。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正在经历一轮猛烈的高温酷热天气,并已进入鼎盛阶段,8月5日,广东有80个高温橙色预警,23个高温黄色预警正在生效中。最新预报显示,近期广州不太容易出现“透雨”,也就是说,酷热天气还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大范围高温过程可能有3次,大致出现在:4—10日、18—22 日、25—27日。
8月或有2—3个台风来袭
夏季,对于广东,最有效的降温方式还是台风雨。进入8月,台风情况如何?
8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3至4个台风生成,有2至3个台风登陆我国,台风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主要影响华南、华东沿海,同时可能有北上台风影响长江以北地区。
至于台风最后会在哪里登陆,是否能给广东带来降温,目前还不能确定。
未来天气预报
5日—6日,广东大部市县天晴炎热,其中粤东市县有分散(雷)阵雨;最高气温普遍介于34℃—37℃之间,部分市县可达38℃左右。
7日,广东大部市县天晴炎热,局部有(雷)阵雨;最高气温普遍介于34℃—37℃之间,部分市县可达38℃左右。
预计8月内有4次主要的降水过程,大致出现在:11—13 日(大雨,局部暴雨)、15—17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1—23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6—30日(大雨,局部暴雨)。
过去一周
还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和科普君一起来看看吧~
↓↓↓
广东热点
广东21地市经济“半年报”出炉
广东21地市经济“半年报”悉数出炉。总量方面,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继续稳居全省前五。其中,深圳、广州上半年GDP均已超过万亿元。
增速方面,揭阳、深圳、汕尾分别以7.10%、5.90%、5.40%的增速领跑全省。揭阳、深圳、汕尾、东莞、惠州、珠海、清远、云浮、中山9市GDP增速高于全省(3.9%)。其中,珠三角地区占5席、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占4席。
广东本科批次录取工作完成
7月30日,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本科批次第二次征集志愿正式投档,共投出考生5902人。其中,普通类(历史)投出1970人,普通类(物理)投出3414人,艺术类投出518人。艺术类考生中,音乐类投出120人,舞蹈类投出23人,表(导)演类投出25人,播音与主持类投出3人,美术与设计类投出337人,书法类投出10人。7月31日起,考生可陆续查询到录取结果。
至此,广东本科批次录取工作完成。根据招生录取工作日程安排,专科批次录取工作将于8月1日开始,按照专科提前批、专科批次顺序依次进行。
暑运首月,广铁集团发送旅客5921万人次
截至7月31日,暑运首月,广铁集团发送旅客5921.4万人次,同比增加49万人次,同比增长0.8%,日均发送旅客191万人次,旅客出行整体有序。
从出行数据来看,广东地区发送旅客3751万人次,占63.3%,出行意愿最强烈;湖南地区发送旅客1881万人次;海南地区发送旅客252万人次。发送旅客排名前三的车站分别为广州南站、深圳北站、长沙南站,发送旅客分别为926万人次、613万人次、569万人次。去年开通运营的甬广高铁广州至汕头段,旅客发送数据比较亮眼,暑运首月发送旅客达到179万人次。
中国航展倒计时100天
8月4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在珠海举行。本届航展将实现“展示空间裂变倍增”“空天海陆硬核呈现”“国际交流更加开放”“无人系统闪亮登场”“轨道交通直达展馆”等创新突破。其中,展览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启用13个展馆,室内展览面积达12万平方米,较上届增长了20%。
全网热点
全国地震预警小程序上线
8月2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应急广播和腾讯联合推出的全国微信地震预警服务,面向公众公开测试。全国微信用户可通过小程序开启地震预警。
在微信内搜索“中国地震台网”或“地震预警”,进入后点击“开启地震预警”,并允许“地震预警通知”与“获取位置”,成功添加关注地后,即可开启地震预警服务,无论使用哪种品牌、哪种型号的手机,通过小程序都将更加方便、快捷接收到官方、权威的地震预警信息。
樊振东成为国乒男单第5位大满贯选手
当地时间8月4日,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樊振东战胜莫雷加德夺金,摘得个人首个奥运单打冠军,他也成为国乒男单第5位大满贯选手。
赛后,教练王皓激动欢呼,兴奋地把樊振东高高举起。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遗憾失金,到2024年“一夫当关”捍卫荣光,这枚金牌是跨越20年的圆满,是一代代国乒人的坚守和传承!这是中国乒乓球队连续第五次在奥运会男单赛场夺冠,也是本届奥运会收获的第三枚金牌。
中国队首枚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
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赛,中国选手郑钦文以2比0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队获得的首枚奥运会网球女单金牌。
郑钦文的夺冠之路并不轻松。在16进8时,面对美国选手纳瓦罗,她先失一盘,而后完成逆转,整场比赛耗时超3个小时;在1/4决赛中,她同样上演逆转戏码,在3小时4分钟的鏖战中,战胜前世界第一、三届大满贯冠军得主德国名将科贝尔;在半决赛中,她以2-0(6-2、7-5)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兰选手斯瓦泰克,闯入决赛。
中国队男子4×100米夺金,打破美国队40年垄断
当地时间4日,在巴黎奥运会游泳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由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组成的中国队夺得金牌打破了美国游泳队在该项目上40年的金牌垄断!
国家认定的职业新增19个
7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云网智能运维员、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用户增长运营师等19个新职业,以及直播招聘师等28个新工种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这次发布的19个新职业,半数以上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如紧跟前沿技术的“数”“智”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工业互联网运维员等;数字经济孕育的全新岗位:网络主播、用户增长运营师等。
绿色,是新职业的一大“标签”,这一批“入编”的新职业,不少源于经济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需要,如脱胎于传统产业的氢基直接还原炼铁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电能质量管理员等。
新职业不断涌现,折射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满足着生产和生活的新需要,也给劳动者带来更多就业选择。
国安部提醒,你的“文件传输助手”可能泄密
诸多线上平台汇集了强大的即时交流、格式转化、文件快传、群组讨论等“黑科技”功能,然而,近年来因使用网上办公程序导致的失泄密案件屡屡发生。8月4日,国家安全部微信发布提醒,这些办公“黑科技”可能造成泄密风险!
云助手泄露涉密文档。
“文件传输助手”能够实现文件云端存储,在不同设备终端均可下载使用。但涉密文件上传网络后,电脑和手机设备自动同步与存储的过程大大增加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木马病毒获取相关文件的风险。此外,传输软件公司后台也能轻易获取涉密文件,且无法有效控制知悉范围。
图文识别小程序泄露密件原件。
图文识别小程序能够轻松抓取图片信息中的文字并一键转换文本,部分涉密岗位工作人员为导入密件文字内容,违规将密件使用线上小程序进行拍摄识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技术手段能够轻松获取软件后台数据,窃取国家秘密。
AI写作泄露涉密内容。
部分涉密人员在起草涉密材料时,为节省工作时间,违规将涉密素材和涉密文件内容输入AI写作小程序生成文章,即使只截取文件片段,AI小程序仍会自动收集用户输入的信息内容以供自主学习,造成国家秘密泄露。
工作群组泄露涉密信息。
部分单位违规在“工作群”中通知、讨论涉密工作事项,甚至将涉及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内容以图片、文件等形式在群聊内发布。这些群聊中的涉密信息极易被群成员转载甚至对外公开,无法控制知悉范围。存在极大失泄密隐患。
科技新闻
“中国星”+1,互联网高轨卫星02星成功发射
8月1日21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2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此前,长三乙火箭已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送入预定轨道。
拍个微波“CT”看清植物体内水分分布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近日成功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等地开展“植被与土壤的水分遥感试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基于航空平台开展土壤—植被—大气的水分透视遥感试验。
本次透视遥感试验主要利用微波技术,微波的波长比可见光和热红外波长更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过云层和植被,即使在夜间和阴雨天也能正常工作。
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透视遥感原理。图源:空天院
试验获取的数据,将用于发展和检验时空多尺度的土壤水分、植被水分、植被水势、大气水汽和蒸散发等陆地水循环关键参量的智慧化遥感方法,进而通过空天技术手段捕捉植物内部的水分状态变化,理解土壤水分供应和大气水分需求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珠峰地区开展水热碳通量观测试验
8月1日,青藏高原珠峰地区高寒环境复杂地表地气相互作用天-空-地立体协同观测试验正式启动。这是青藏高原珠峰地区首次利用航空平台开展水热碳通量观测试验,将填补青藏高原珠峰地区“面尺度”地气相互作用观测的空白。
试验采用地基和空基协同观测方式,从不同时空尺度开展珠峰地区典型地表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和分析研究。在空基试验部分,研究团队首次在珠峰地区复杂地表条件下开展航空机载观测,获取区域“面尺度”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水分通量、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碳通量和辐射通量的空间分布数据。
搭载水热碳通量观测系统的无人机正在进行通量数据获取
云南发现新的寒武纪软体动物化石
8月2日,《Science》杂志发表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团队与英国牛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在云南省东部的寒武纪关山生物群中,发现和报道了一个新的寒武纪软体动物化石,并命名为“多刺世山虫”,距今约5.14亿年。
多刺世山虫的标本仅有几厘米长,身体扁平,两侧对称,呈椭圆形,无壳(类似于今天的蛞蝓),但其身体背部密密麻麻地覆盖着由几丁质构成的小尖锥骨片,腹面光滑,具有宽大的、肌肉发达的足部。
寒武纪多刺世山虫化石标本
正式投运!我国风能开发取得新突破
8月3日,我国西北地区海拔最高的风电场——乌恰风电场首批机组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正式投运,这是我国最西端的风电场,它的投运标志着我国在高海拔地区风能开发上取得突破。
乌恰风电场坐落于帕米尔高原,风机安装高度在海拔2800米至3300米之间,首批投运了20台风机,项目总共将建设38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0万千瓦。
项目是新疆南部地区首个风电项目,该项目的建设投产结束了新疆南部地区没有风力发电的历史。该项目年底前全部投产后,全年可发电约5.4亿度,能够满足当地30万户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科协动态
广东省科协、香港机电工程署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
8月1日,省科协与香港特区政府机电工程署在广州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会上,双方介绍了去年年度会议以来粤港合作交流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有关工作计划,并围绕科创、科普、人才等方面持续推进机制化交流合作,特别是就粤港澳大湾区工程师资格互认、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青年工程师培养、科普合作、考察交流等工作交换意见,深化共识,细化相关计划事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