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百千万工程”|绿荫浓情,古树传心!华农学子带领岭西青少年领略自然教育魅力

西樵尖兵
+订阅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联合岭西村,以“绿美广东,古树传情”为主题,为岭西村23名少年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了解古树名木,在心灵深处种下尊重自然、保护古树名木的种子。

那么,这场以古树名木为主角的独特旅程,又有哪些亮点呢?

强调知识共享,主打双向交流。活动开始后,主讲人采用了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方法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我们来一起分组,扮演各式各样的植物吧。”随着游戏的进行,孩子们扮演起“树干”“蘑菇”“花苞”和“果实”,他们用自己的身体语言生动地模仿着这些植物,现场的氛围逐渐升温。

接下来,突击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程。他们详细介绍了古树名木的历史价值、生态意义以及当前的保护状况。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逐渐对古树名木的分类与分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当了解到古树惊人的生命韧性和它们所承载的悠久历史时,孩子们均惊叹不已。

强调探索实践,主打乡土情怀。活动的另一大亮点,便是是实地探索古树之旅。在突击队员们指引下,孩子们走到户外,亲自动手测量古树的胸径,并深入观察它们的自然生长环境。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的宝贵资源,既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更是文化底蕴、乡愁乡韵的重要载体。”主讲人在探索实践中向孩子们如此介绍。这一亲身体验的环节,不仅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自然科学的魅力,更在无形中滋养了他们保护生态环境、厚植乡土情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强调创意手作,主打有趣有料。创意手工环节把本场自然教育活动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制作“我眼中的岭西村”画作和植物徽章等自然艺术品,原本平凡无奇的卷轴、徽章成为独具一格的小小“艺术品”。创作完成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来自羔舟村的晓晴分享道:“我做的树叶徽章,每一片叶子都有它独特的纹理,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样!”

“我选择了彩虹色来装饰我的年轮徽章,因为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年轮代表着树的成长,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也不断向上成长一样。”来自禄舟村的楠楠在展示他的年轮徽章说道。

强调相融相适,主打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进。一直以来,西樵着力保护好古树,助力绿美西樵工作深化落实。据悉,镇内共有古树名木275棵,是南海区内拥有古树名木数量最多的镇街。2021年以来,西樵镇相继投入资金约250万,对全镇275株古树名木开展监测挂牌、病虫害除治、复壮等工作。2024年7月,西樵镇组建古树名木志愿服务队,启动“生活行义·绿美西樵”古树名木保护志愿服务计划,结合巡查养护、植物科普、艺术视觉、故事挖掘等方式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

近年来,西樵持续探索自然教育路径,推进文化活化与绿美生态振兴相融相适,推动实现人、文、景、村和谐共生。依托西樵山、环山花海、渔耕粤韵等丰富资源,开发林间观鸟、夜探昆虫、植物科普、探访古树等研学项目,每年开展活动超500场,参与人数超10万。推动专家学者、艺术家、青年人才进乡村,开展亲子共建、美育实践、农耕研学等活动10余场。

接下来,西樵将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推动实现生态美、产业美和人文美的融合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打造环境优美、产业兴旺、人文丰富的美丽西樵。

撰文:谭佩玲

照片来源:岭西村潘泳仪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