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记者从南海区交通运输局了解到,自开展三市八个跨界区域道路运输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南海累计查处使用遮挡号牌、强光灯照射等手段规避科技治超点抓拍的违法案件246宗,在打击道路违规运输行为的同时,持续改善道路运输秩序环境,有效遏制跨行政区域、重点桥梁超限超载违法行为。
7月31日,南海区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行动当天,南海在里水桂和路逢冲大桥、西樵龙湾大桥等多个地点设置治超现场执法点,全天查处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行为21宗。按照规定,执法人员对以上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再告知当事人违法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潜在危险以及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要求其当即整改。
针对行动期间货运车辆采用安装翻牌装置逃避监测行为,区交通综合执法部门联动南海区、其他地区公安交警部门,通过综合分析科技治超数据成功锁定涉嫌违法运输企业。在此基础上,由区治超办、道安办及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对运输企业进行追责。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狮山某运输企业承认存在违法行为,并配合接受处理。
与此同时,为解决南海区大部分科技治超非现场执法违法车辆为外省市籍运输车辆问题,区治超办借助跨区域联合执法契机,统筹协调各区执法部门加大对外省、外市籍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尤其是高频次违法车辆打击力度,充分运用科技治超数据分析系统,有针对性地对高频次违法车辆开展路面布控,实施精准打击。
近期,科技治超数据分析显示,一批广西籍的货运车辆在西樵创业大道科技治超监测点产生多条违法超限记录,属于高频次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区治超办将情况反馈公安交警部门,将车辆信息录入卡口预警系统进行路面布控,实施精准联合执法。经过多日连续布控,联合执法人员成功拦截2辆涉事车辆。
执法人员走访现场执法点
联合行动期间,南海区共出动执法人员452人次,检查货运车辆563车次,查处违法超限超载案件158宗,卸载货物2061.37吨。
此外,联合行动期间还查处其他违法案件76宗。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南海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梁颖豪表示,接下来,南海区将继续加强与跨区域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建立跨区域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将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转为常态化工作,通过整合不同地区的执法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执法效率和震慑力。
来源:南海融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