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老石岐”文旅热度不减,志愿服务团队持续扩大

南方+ 记者

8月4日,深中通道开通满月后的首个周末,位于中山中心城区的石岐街道火爆依旧,中山市博物馆等景点、石岐佬等餐饮门店门前车水马龙,路边志愿者相比一个月前也有所增加。南方+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为解决石岐热门景点交通堵、停车难问题,在既有的志愿服务基础上,石岐街道“入镇下村”市直单位发动党员群众参与到当地“智慧疏堵”志愿服务中。目前,石岐街道划分了2大片区,梳理了4个牵头重点、7个关键拥堵点位,部署了超120个志愿服务岗,近一个月来总计超过400人次参与志愿服务。

志愿者正在向游客介绍周边停车场位置及路线。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4日中午12时左右,中山市博物馆门口,孙文中路上的车辆正排队驶入孙中山纪念堂公园的停车场内。通过车牌可以发现,除本地车辆外,还有不少深圳、东莞、广州等地车辆。现场,数名志愿者正配合交警引导车辆驶向停车位。当车位已满时,志愿者则走上前,待车主按下车窗后,向车主递上一份停车指引单,并告知其周边最近的停车场及路线。

中山市博物馆、孙中山纪念堂公园门口,车辆在指引下驶入停车场或去向周边其他停车场。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我们是早上9:50到位的,这一班上到中午12:30,今天一共安排三班人,每个班2.5小时。”现场,中山市石岐街道党建工作和组织人事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当地经过多次优化,梳理出七个关键拥堵点,并安排多班轮换的精细化疏导策略,根据现场实际客流量弹性调整志愿服务时长。同时,石岐街道将辖区内多个停车场的定位、车位标明,制作成停车指引单,在现场派发给游客,截至目前已派出超1万张指引,服务游客超5万名。

多辆外市旅游大巴停靠在孙中山纪念堂公园的停车场内。  南方+ 陈少宏 拍摄

值得注意的是,4日当天,中山最高气温达35摄氏度,正午时的地表体感温度接近40摄氏度。“累是肯定会累的,但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能为旅客带来更好的道路环境。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也想当好‘东道主’,让更多人觉得中山是一个值得来的好地方。”该工作人员说。

除了“入镇下村”的市直单位党员群众,志愿者还包括中山的在校学生、国企员工、社区居民等等。

家住广州的黄坤国是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法学专业的大一学生,这个暑期在中山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听说石岐街道正在招募志愿者,他便主动报名参加,8月4日是他第一次“上岗”:“两个多小时服务下来,感觉很好,还想来第二次。”

中山市冠中投资有限公司党务专员李宝莉也是第一次参与本次“智慧疏堵”志愿服务,她介绍,自己有的同事已经参加过两三次。除了疏导交通,她也会向游客推荐当地美食餐饮和旅游景点:“得知中山的博物馆不用预约,很多外地游客都很惊讶。博物馆边上的咖啡店生意很火爆,我也会推荐他们去附近的餐饮店。”

据悉,石岐街道还组成了停车点位报送小组,进行车位信息1小时1报的动态监测,志愿者根据实时车位情况,对停车场引导进行机动变化,避免游客跑错、跑远路。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陈少宏

通讯员 傅瑶 万双双

编辑 卢子衡 钟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