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如何做到“磷 ”危不惧?

南方+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对全球健康影响重大,2017年全球CKD病例数近7亿,并导致了120万人死亡,较1990年增加了41.5%。其中约140万心血管相关死亡 可归因为肾功能损伤。到2040年,因CKD而死亡的人数可能增至220万,甚至可增至400万。

当前在中国,CKD患病率已超过10%,意味着每10个人中至少有1个CKD患者。随着肾脏功能的减退,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是其中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血磷管理是改善CKD患者预后的重要环节,研究显示,血磷每升高1mg/dl,死亡风险增加20%。

尿毒症透析患者为什么要控制磷的摄入?

肾脏病终末期的肾功能衰竭会导致尿毒症。但是,在慢性肾脏病发展过程中,患者一直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到了终末期出现肾功能衰竭时,尿毒症患者大部分死于心血管疾病,并且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所以,对于尿毒症患者,特别要关注心血管的危险因素,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外,还有与 尿毒症以及透析相关的危险因素,比如血管钙化等。

肾脏是磷的主要排泄场所。尿毒症透析患者由于肾功能受损,无法有效地清除血液中的磷,导致血液中磷的含量增加。高磷血症会导致钙在非骨骼部位沉积,特别是在血管和其他软组织中沉积。钙沉积到血管和瓣膜等软组织中,使本来柔软的血管变得僵硬,不仅会影响血压,还会影响血管所要灌注组织的血供,最后会导致患者心血管风险增加,死亡率增加。 尿毒症透析患者容易发生血管钙化,而且会进行性加重。钙化严重的透析患者不仅心血管如心肌梗死、脑梗、脑溢血、下肢血管栓塞等发生风险的明显增加,而且死亡率也明显增加。 因此,尿毒症透析患者控制磷的摄入,预防和延缓血管钙化对改善预后、延长生命有很大帮助。

尿毒症透析患者如何控制磷的摄入?

成人中血清磷浓度大于1.45 mmol/L,就称为高磷血症。高磷血症是CKD患者矿物质代谢异常的中心环节 , 有效控制高磷血症是防治CKD-MBD的关键之一。在CKD G3a~G5D期的患者中,KDIGO关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临床实践指南建议进行低磷饮食和/ 或配合其他治疗。透析患者高磷血症需综合手段治疗, 以低磷饮食(diet)、有效透析(dialysis)及合理使用磷结合剂(durg)相结合的“3D ”原则是治疗高磷血症的主要方法。

血磷综合管理之“3D ”原则:

(1)有效透析(dialysis)

磷虽是水溶性的小分子毒素,但是,由于磷的亲水性特点,磷表面被水分子覆盖,从而增加了有效的分子量;磷分布在细胞内间隙,通过缓慢的细胞内外溶质转运,分布容积等同于总体重水;并且相对于尿素,磷并不能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血液循环中的磷也大约有 5%以钠、钙及镁盐的组分存在。所有这些因素均表明,腹透对于血磷的清除不同于尿素和其他一些小分子毒素,而更接近于那些中分子毒素,腹膜对磷的 清除是弥散与对流的总清除结果。

由于腹膜对磷的清除呈时间依赖性,持续的腹透模式(如 CAPD和CCPD)比间断治疗(如夜间间歇腹膜透析NIPD)对磷的清除效果更好。

透析剂量也可以影响磷的清除。经CAPD治疗(4x2L)的成人每周平均磷清除量约为70mmol(2170mg),而将CAPD治疗增加剂量时(4x3L),每周磷清除量可 提高为105mmol(3250mg)。所以患者应该严格遵守透析处方,按时、足量完成每一次腹透换 液, 以确保磷得到充分的清除。

(2)合理使用磷结合剂(durg)

磷普遍存在于食物中,当食物被摄入时,在胃部或肠道食物中的磷被释放出来,在小肠会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磷结合剂像磁铁一样在胃肠道将磷吸附住,再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减少人 体对磷的吸收,起到降低血磷的目的。磷结合剂发挥作用的时机依药物种类及胃肠道pH值不同而各异。

磷结合剂在控制高磷血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经常使用的磷结合剂包括含铝和含钙的磷结合剂。含铝的磷结合剂能有效、短期迅速降磷,但会造成铝中毒:贫血、骨病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所以仅作短期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含钙磷结合剂有碳酸钙、醋酸钙两种,均能有效降磷并有良好的肠道耐受性。长期服用有导致体内钙浓度升高、增加血管钙化、抑制PTH的风险,使用受限制。国内 外权威指南建议:持续或反复发作的高钙血症患者、动脉钙化患者、 甲状旁腺激素(PTH)水 平持续过低患者、无动力性骨病患者应限制使用含钙磷结合剂。

树脂类磷结合剂(司维拉姆)是一种不含钙铝的磷结合剂,能够有效改善CKD—MBD各项 指标,并减少钙摄入的剂量。其磷结合力较弱,通常需要大剂量才能发挥降磷作用,药片负 荷较高。司维拉姆是一种大分子物质,不会被胃肠道吸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因此 对便秘患者应慎用。

碳酸镧是一种新型的非铝非钙的磷结合剂,在体内与磷有高度的亲和力,降磷效果显著 、快速。经口服,与饮食中的磷结合成不可溶的复合物,并通过胃肠道排出。不受胃肠道pH 值影响,能在整个胃肠道发挥降磷作用。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多次服用后不良反应可显著减少。咀嚼片,不必以水冲服,随餐或餐后立即服用,切勿空腹服药,每次服用剂量为每日剂量除以用餐次数,充分嚼碎;牙齿功能不好者,可事先碾碎。

(3)低磷饮食(diet)

研究发现,尿毒症患者血中磷的水平是影响其血管钙化的重要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把血磷浓度控制在小于1.45 mmol/L的正常范围内,就能预防血管钙化的发生,减轻血管钙化的严重程度。虽然透析可以清除一部分体内的磷,各种降磷药物也可以减少胃肠道对磷的吸收 , 但是这些手段清除磷的效果较为有限,如果患者不注意饮食控制磷的摄入,即便正规透析同时服用大量药物,血中磷的水平还是会显著增高,从而加重患者血管钙化的风险。

磷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析患者为了避免出现营养不良,通常需要摄入较多的蛋白质,很难保证不会摄入过量的磷。作为患者,此时就会感到困惑:我又要高蛋白饮食,又不能血磷高,那我该怎么吃呢?其实,只要充分了解不同食物及烹饪方法对磷的含量及吸收的影响,选择正确的食物和烹饪手段,结合透析和药物治疗,就能做到既吃得好、保证营养 , 又不会引起血磷增高。

日常摄入的食物中有不同来源的磷,既有蛋白质中的天然有机磷,也有食品加工过程中 添加的无机磷,如各种防腐剂等。动物来源的天然有机磷, 胃肠道可吸收40%~60%;植物来源的天然有机磷吸收的就更少,只有20%~50%。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中的无机磷不仅不会增 =加营养,而且几乎100%都能被胃肠道吸收。研究发现,未加工的肉制品与人工加工的肉制品相比,其磷的含量相差超过60%。含有磷酸盐添加剂与不含有添加剂的食品相比,其磷的含量高出近70%。人体摄入加工食品后,吸收的磷是食用天然食品的2~3倍。因此,尿毒症透析患者尽量不要食用含磷添加剂的加工食品,包括各种预制或即食的快餐和方便食品、酱汁、 饮料、各种烘焙食品,尤其是可以长时间保存,以及各种腌制或重组的加工肉类等。学会阅 读食品成分表,也能帮助患者减少磷摄入。

除了提防食物添加剂外, 日常饮食中控制磷摄入,还需考虑食物中磷/蛋白比值和食物 的烹方法。不同食物磷的含量差别很大。在选择食物时要参考食物的磷/蛋白比值,尿毒症透析患者要尽可能地多吃同等量蛋白质中磷含量较低的食品,也就是磷/蛋白比值低的食品,如鸡蛋白、海参、老豆腐、猪蹄等,这些食物每1克蛋白质中磷的含量不到5毫克 ( 磷/蛋白<5)。同时,患者要尽量少吃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不高,而磷含量特别高的食物,比如乳制品(牛奶和酸奶)、石榴、香瓜、芦柑等食品。这些食品的磷/蛋白比值可以高达30~50 。目前很多食物成分表中都有这些参数,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借鉴参考。除了食物成分本身的差异,不同的烹饪方法也会影响磷的含量。研究发现,随着水煮时间的延长,牛肉和鸡肉中的磷/蛋白比会降低,而肉汤中的磷含量会增高。这意味着水煮可以降低食物中磷含量且有效保留蛋白质,但会使汤中含有大量的磷。因此,患者要养成吃肉不喝汤的习惯,有助于血磷的控制。

矿物质骨代谢紊乱(MBD)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高磷血症是CKD患 者矿物质代谢异常的中心环节,有效控制高磷血症是防治CKD-MBD的关键之一。腹透患者可 以通过减少饮食磷摄人、充分的透析清除以及服用磷结合剂控制血磷水平,来预防和延缓血 管钙化,对改善预后、延长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病科  袁立

添加健康医聊助手了解详情

添加健康医聊助手了解详情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