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之后,他们把中国男篮带进巴黎奥运

南方人物周刊
+订阅

▲2024年7月31日,在巴黎奥运会三人篮球男子分组循环赛中,中国队21比15战胜塞尔维亚队,右起:赵嘉仁、 张宁、陆文博、朱渊博庆祝胜利 图/IC photo

▲2024年7月31日,在巴黎奥运会三人篮球男子分组循环赛中,中国队21比15战胜塞尔维亚队,右起:赵嘉仁、 张宁、陆文博、朱渊博庆祝胜利 图/IC photo

中国三人篮球征战巴黎奥运会的历程或许给未来中国篮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例:去追赶世界篮球运动的浪潮,在顶级风浪的洗礼下造就世界级的球员。

2024年7月31日凌晨,巴黎奥运会男子三人篮球循环赛开打,拥有本届奥运会比赛资格的八支队伍将在这轮赛制中与其余队伍逐一交手,积分排名前二的队伍直通半决赛,第三至第六名则再通过两场附加赛决出剩余两个半决赛名额。

张宁、赵嘉仁、陆文博和朱渊博代表中国队出战,他们将依次对阵荷兰、塞尔维亚、拉脱维亚、波兰、立陶宛、美国和法国,对于当下的中国男篮而言,接连与世界强队抗衡,让这个赛程注定充满艰辛和磨难。

▲2024年8月1日,在巴黎奥运会三人篮球男子分组循环赛中,中国队17比22不敌波兰队。中国队球员张宁(右一)、朱渊博(右二)在比赛中 图/新华社

▲2024年8月1日,在巴黎奥运会三人篮球男子分组循环赛中,中国队17比22不敌波兰队。中国队球员张宁(右一)、朱渊博(右二)在比赛中 图/新华社

第一场的对手荷兰队攻势迅猛,外线与短传接力配合,比分一路领先,中国队紧追其后,但在防守上失误频出,最终以16-21的结果输掉比赛。这次的失利没有影响中国队接下来的发挥,次日对阵上届奥运会铜牌得主、世界排名第一的塞尔维亚队时,张宁带领队伍率先拿下21分,实现惊人的逆转。

赛程过半,中国队目前的成绩是一胜三负。张宁在每场比赛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对阵荷兰队时拿到7分,在赢下塞尔维亚队的比赛中,他12投7中,夺得11分;即使第三场比赛球队以8-22输给拉脱维亚队,张宁仍拿下6分,抢到4个篮板;第四场比赛以17-22输给波兰队时,他的表现为9分5篮板。近两年为了准备奥运会,张宁辗转世界各地打比赛,过往的努力在赛场上得到回报。

▲2024年7月31日,在巴黎奥运会三人篮球男子分组循环赛中,中国队21比15战胜塞尔维亚队。中国队球员张宁(左)在比赛中上篮 图/新华社

▲2024年7月31日,在巴黎奥运会三人篮球男子分组循环赛中,中国队21比15战胜塞尔维亚队。中国队球员张宁(左)在比赛中上篮 图/新华社

为了取得巴黎奥运会的比赛资格,中国三人篮球队在2023年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25名运动员在二十多个国家参加66站国际赛事,让球队的排名从2023年1月赛季开始前的世界第15名,跃升至2023年11月1日前的世界第3名。

张宁用“流浪地球”四个字来形容那段时间的状态,不是在打比赛,就是在去打比赛的路上,“我们打完比赛,无论是赢还是输,第二天就要奔赴另一个国家,我最长的一次经历了接近40个小时的飞行,这段时间光是行李我就丢了两次。”有一次张宁在法国参加完普瓦捷挑战赛,下一场要去澳门打大师赛,为了赶上去澳门的航班,他和队友在巴黎机场的座椅上睡了9个小时。

中国篮球的发展起步较晚,对三人篮球的探索更晚,2013 年中国篮协才正式推广三人篮球运动。与传统的五人篮球相比,三人篮球在场地、赛制等方面都有区别。这项起源于美国“街头篮球”的运动,已经脱离传统篮球运动,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比赛:时间更为紧凑、冲突更为激烈、赛制更为随意——在长为11米的半个标准篮球场上,10分钟内比分更高或先拿到21分的一方获得胜利,每轮进攻限时12秒,场边不设教练,由队员自主调整战术。

▲2024年7月30日,在巴黎奥运会三人篮球男子分组循环赛中,中国队16比21不敌荷兰队。中国队球员张宁(左二)在暂停时与队友交流 图/新华社

▲2024年7月30日,在巴黎奥运会三人篮球男子分组循环赛中,中国队16比21不敌荷兰队。中国队球员张宁(左二)在暂停时与队友交流 图/新华社

在国际篮联(FIBA)的努力之下,三人篮球的赛事体系和结构的发展已经日臻成熟。2017年6月9日,国际奥委会将三人篮球运动正式列入东京奥运会运动项目。东京奥运会周期,中国三人男篮凭借前100名选手挣得的2927万总积分,以积分榜世界第三的成绩晋级东京奥运会。然而,中国队没有运动员的个人积分闯入世界前50,队伍靠“人海战术”晋级后只取得了第八名的成绩。

在巴黎奥运周期,国际篮联重新调整了规则,国家积分的加成范围从100人缩减到25人,取前25名球员的个体积分累加,晋级奥运会的难度陡然增大。为了获取更多积分,备战球员需尽可能多地参与三人篮球顶级赛事。

这是一次充分拥抱世界浪潮的备战,2023年1月国家队选拔训练营集训有一支由7人组成的外教团队,其中包括塞尔维亚国家队主教练马尔科·齐德罗、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员斯特拉希尼亚·斯托贾西奇。在外出参加比赛时,国家队又采取了“联合组队”的备战思路,与其他国家实力强劲的球员组队赢得比赛,在提高个人积分的同时提升国家排名。

在世界赛场上拼杀过后,张宁的技术和能力迅速提升。2023年5月张宁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杯资格赛时,球队先后输给斯洛文尼亚、以色列和匈牙利,无缘世界杯正赛。而10月底他以个人得分第一、高光分第三、篮板第三的出色表现,获得成都大师赛最有价值球员(MVP)称号,这是第一次有中国球员在国际篮联三人篮球大师赛上拿到MVP荣誉。

张宁在巴黎奥运会前的集训时说:“通过比赛,我们向很多强大的对手学习,对篮球有了不一样的理解。现在我们要学会摆脱依赖,打好属于自己的篮球。”

姚明曾指出,中国篮球正在经历与世界篮球脱轨的“阵痛”,2023年中国男篮在世界杯创造历史最差成绩,无缘巴黎奥运会,又在杭州亚运会半决赛中输给菲律宾队。姚明在杭州亚运会赛后发布会上说,“看到世界篮球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很有紧张感,几乎是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转变了。如果对此没有认识和意识,我们会被落得更远。”

中国三人篮球征战巴黎奥运会的历程或许给未来中国篮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例:去追赶世界篮球运动的浪潮,在顶级风浪的洗礼下造就世界级的球员。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聂阳欣

编辑 /  陈雅峰 rwzkcyf@163.com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